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曹雯璟

爲促進程序化交易規範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5月15日證監會制定發佈《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實施。

此前關於程序化交易問題就是市場關注焦點,《管理規定》一出就激起千層浪,成爲近期討論焦點。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紛紛表示,《管理規定》堅持“趨利避害、公平監管、規範發展”的監管思路,對程序化交易監管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範與指導,提升了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管理規定》對公募量化基金影響不大,對私募量化基金有一定的影響。它能夠促進量化私募完善內控合規體系建設,規範發展。同樣,限制了程序化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的過度優勢,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利益。”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此外,多位人士預計,此舉將有效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爲資本市場的穩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程序化交易問題成爲近年來市場關注焦點。《管理規定》的出爐,引發市場熱議。

“程序化交易是信息技術進步與資本市場融合發展的產物,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較快,爲市場提供了流動性,對價格發現也有促進作用,已成爲市場重要的交易方式。但就近兩年的市場實踐來看,一些時點也因爲策略趨同、交易共振等問題,不同程度地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據上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管理規定》的發佈,主要是爲了強化程序化交易監管,規範程序化交易行爲,防範市場操縱和異常交易行爲,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也表示,證監會旨在藉此規範程序化交易的發展,確保證券交易的秩序和市場的公平性,是對現有證券法律法規的補充和完善,也是推動我國資本市場趨向成熟、高效和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這一規定爲程序化交易的監管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和操作指南,並且希望通過規範程序化交易,增強市場監管效能,從而提升市場的整體運行效率和穩定性。強化監管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金融風險,這對於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至關重要。同時,這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長期資本投入,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魏鳳春提道。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也認爲,程序化交易是證券市場的重要方式,有助於提供流動性和促進價格發現。然而,高頻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具有明顯的技術、信息和速度優勢,一些時點還存在策略趨同和交易共振等問題,加劇市場波動。在此背景下,《管理規定》出臺,旨在貫徹《證券法》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規範程序化交易,確保市場公平,維護交易秩序。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劉釗更是表示,《管理規定》的發佈旨在落實《證券法》和新《國九條》對程序化交易的規定和意見。其初衷是促進程序化交易的規範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該規定的制定體現了“趨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監管、規範發展”的總體思路,對於強化市場交易行爲監管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有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改善市場流動性,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透明,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降低高頻、大筆交易對市場的擾動

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管理規定》對資本市場、機構量化交易以及投資者產生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公募基金的程序化交易以算法交易爲主,並不限於量化,主要目的是降低衝擊成本,一般都是採購成熟的算法交易提供商。公募基金的合規風控都是行業最嚴格透明的,新規對公募影響有限。”據一位行業人士表示,整體規範了程序化交易,能夠有效避免違規的程序化交易發生,對於二級市場中長期健康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同樣,劉釗也認爲,《管理規定》有利於規範市場秩序,降低高頻、大筆交易對市場的擾動,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透明。《管理規定》對公募量化基金影響不大,對私募量化基金有一定的影響。它能夠促進量化私募完善內控合規體系建設,規範發展。同樣,《管理規定》限制了程序化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的過度優勢,對中小投資者是一種保護。

中信保誠基金也認爲,隨着規定的落地實施,將對量化行業發展起到積極的規範作用,而整個市場也會趨於更加的平穩有序。而在投資者保護方面,《管理規定》從交易行爲和信息系統兩個維度對程序化交易進行規範和管理,不僅是爲了防範市場操縱行爲,也是爲了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談及《管理規定》對資本市場影響,不少人士認爲,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魏鳳春認爲,這將有助於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通過規範程序化交易的行爲,可以減少不公平的交易行爲,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

李湛也表示,《管理規定》的推出,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它通過規範程序化交易,防範違規行爲對市場秩序的干擾,爲平抑市場波動、增強穩定性提供支撐。同時,新規的實施也進一步強化了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這不僅將提升市場透明度,也將加深監管機構對市場動態的洞察與理解。此外,新規對信息系統和監測監控機制的規範,將大幅提升監管效率,加強對市場異常的快速響應與處置。

重點實時監測監控、對系統提出新要求等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正式發佈的《管理規定》與此前發佈的《徵求意見稿》總體內容基本一致。但相較於《徵求意見稿》,最終規定在細節上有所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實際情況和監管需要。

魏鳳春指出,該管理規定在以往程序化交易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監管規定和要求,以促進程序化交易的規範發展。“強化透明度”“嚴格准入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明確風險控制措施”“保護投資者權益”是新的要求和新的提法。

劉釗表示,新要求和提法的方面,《管理規定》明確了程序化交易的定義、報告要求、交易監測和風險防控要求、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監管、監督管理安排,以及北向程序化交易的管理等。特別是對高頻交易的定義和差異化監管要求,以及對程序化交易技術系統的監管要求。正式發佈的《管理規定》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沒有大的改動。

李湛也提到,本次正式出臺的《管理規定》與《徵求意見稿》內容大致相同。但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和深化。

首先,新規新增了重點實時監測監控情形,要求證券交易所對程序化交易實行實時監測監控,對異常交易行爲重點監控。

其次,新規對程序化交易系統提出了更爲嚴格的技術要求,包括驗資驗券、閾值管理、異常監測、應急處置等功能。

第三,新規明確了合規風控要求,要求機構建立專門的業務管理和合規風控制度,同時要求合規風控人員對機構及客戶的程序化交易合規性進行審查、監督和檢查。

第四,針對高頻交易,《管理規定》作出了特別規定,明確了高頻交易的標準,並授權交易所實施差異化收費政策。

最後,新規明確了北向程序化交易的管理原則,要求按照內外資一致性原則,納入報告管理體系。

基金公司加強制度體系、信息披露、系統建設等

《管理規定》的出臺,對於公募基金而言,主要體現在制度體系、報告機制、信息披露要求和系統建設等方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應當從多個方面着手,不僅要做好合規工作,還要積極參與市場監管,促進程序化交易的規範發展。

劉釗表示,基金公司需要根據《管理規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制定專門的業務管理和合規風控制度,確保合規風控有關責任人員履行相應職責。同時,需要對技術系統進行升級和完善,以符合《管理規定》中對程序化交易技術系統的要求,包括驗資驗券、權限控制、閾值管理、異常監測、錯誤處理、應急處置等功能。

魏鳳春指出,基金公司應當從多個方面着手,第一,嚴格遵守報告管理制度。基金公司需要按照《管理規定》的要求,實行“先報告、後交易”的原則。這意味着在進行程序化交易之前,必須先向監管部門報告相關信息,包括賬戶基本信息、資金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軟件信息等。

第二,加強內部監控和風險管理。基金公司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控系統,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交易行爲。同時,完善風險管理機制,確保交易活動不會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第三,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爲了維護市場的公平性,基金公司應當提高交易策略和操作的透明度,避免利用程序化交易進行不公平競爭或操縱市場。

第四,技術系統的升級和維護。基金公司需要保證技術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定期進行系統升級和維護,以適應監管要求的變化和市場的發展。

第五,定期自查。定期評估程序化交易的合規性和風險狀況,及時調整和完善相關策略和流程。

“基金公司應從技術提升和管理優化等方面積極踐行《管理規定》。在技術層面,基金公司需優化數據管理和算法策略,確保其程序化交易系統不僅安全穩定,還能實現高效的數據處理和智能化的交易決策。同時,基金公司需嚴格按照規定,準確及時地報告交易信息,包括賬戶、資金和交易策略等。管理方面,基金公司應建立健全的合規與風控制度,設立專門團隊對程序化交易進行實時監控,及時識別和處理潛在風險,並與監管機構保持緊密溝通,保證所有交易指令的生成、執行和監控符合規定。”李湛談到,此外,公司應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對《管理規定》的理解和執行能力,確保內部整體操作規範化,防範潛在的合規風險。

中信保誠基金表示,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後續將按照規定要求主動優化投資策略,依法合規參與市場交易。

仍需從多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程序化交易的未來發展需要在技術創新、監管合規、風險管理、市場教育、跨市場監管、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倫理和責任、國際合作等多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和監管環境的變化。通過不斷優化和升級,程序化交易有望爲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公平的交易環境。

劉釗提出,改進和完善方向可能包括:一是技術系統的持續升級,以應對市場變化和監管要求。二是加強對程序化交易行爲的實時監控和風險管理。三是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異常交易行爲的監控標準和處理機制。四是推動交易所、行業協會等制定更具體的實施細則和業務規則,形成立體化的規則體系。五是持續教育和培訓投資者,提高他們對程序化交易的認識和理解。

魏鳳春表示,程序化交易作爲一種利用計算機算法自動執行交易的方式,其未來的改進和完善方向可以從多個層面進行考慮,具體如下:一是系統化和規模化。程序化交易的發展應當注重系統的完整性和規模的經濟性。這意味着需要構建一個包括交易指令、量化交易模型、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異常應急交易控制以及績效評估在內的綜合體系。

二是技術創新。隨着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程序化交易可以進一步融合這些先進技術,提高交易策略的智能化水平,從而提升交易的效率和準確性。三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爲了支持程序化交易的發展,需要持續投資於技術基礎設施,包括交易系統的可靠性、數據處理能力和網絡安全等方面。

四是適應性和靈活性。市場環境和技術不斷變化,程序化交易系統需要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便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

“程序化交易未來需在技術安全、透明度和跨市場監管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技術層面,交易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仍需提升,特別是在高頻交易環境下,需開發更先進的風險監測和應急處理系統,保障交易連續性,確保技術故障不會影響市場秩序。透明度方面,信息披露機制需優化,確保投資者及時、準確地反饋交易信息;監管機構需加強實時監控,防範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跨市場監管方面,應建立高效的跨市場信息共享和監測機制,強化國內外市場的監管協調,確保一致性和信息共享。”李湛談到,此外,高頻交易的監管需更加科學化,制定合理的識別和監控標準,平衡市場效率與風險控制。通過技術創新、監管優化和國際合作,程序化交易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求,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編輯:艦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