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策略研究

本週全球資金面值得注意的變化是:1)我們追蹤的EPFR資金數據顯示,截至本週三(515日),海外主動資金繼續流出A和港股,但被動資金流入明顯;2)互聯互通方面,本週南北向資金均加速流入;3)全球市場,股票和債券維持流入,貨幣市場轉爲流出;4)美股與發達歐洲轉爲流出,日本與新興市場流出規模擴大。

國內資金面上,主動外資繼續流出、且流出港股略有擴大,但被動資金明顯流入,帶動整體外資流入。本週市場在多重政策預期下延續上漲勢頭,不過主動資金流出港股規模略有擴大,如全球基金和全球除美國基金,不排除存在獲利了結跡象,但被動資金大幅流入推動整體流入,且擴散到更多基金類型。由於海外中資股(港股+ADR)在全球指數指數中佔比更高,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港股相比A股更大的彈性。互聯互通方面,南北向資金本週流入均加速,其中北向資金在週五多項利好政策推動下,單日流入再超百億人民幣。

全球資金面上,主動外資流出美股與日股,印度市場流入加速。截至本週三(5月9日-5月15日),本週印度市場主動外資流入加速,整體流入印度股市2.8億美元(vs. 上週流入1.3億美元);日股方面,本週主動外資繼續流出3.6億美元,較上週有所擴大(vs. 上週流出4596萬美元)。與此同時,主動外資轉爲流出美股,流出規模約26.3億美元。

Text

正文

被動資金帶動外資整體轉爲流入

中國市場

海外資金:被動資金推動整體重回流入,主動資金延續流出。至本週三(59-515日),A股主動外資繼續流出0.2億美元(vs.上週流出0.35億美元),被動資金轉爲流入0.7億美元,整體流入0.5億美元(vs. 上週淨流出1.4億美元);與此同時,港股和ADR海外資金轉爲流入0.3億美元(vs. 上週淨流出0.8億美元),其中主動資金延續流出1.4億美元(vs.上週流出1.0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1.7億美元。

互聯互通資金:北向流入加速,銀行與非銀金融等增持較多。本週(513-517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87.6億人民幣,日均流入21.9億元(vs. 56-510日當週日均流入9.7億元)。分行業看,銀行與非銀金融等板塊持股市值上漲較多,而家用電器與汽車等板塊持股市值下跌。個股方面,本週北向資金對立訊精密、招商銀行以及伯特利等標的增持較多,減持美的集團、伊利股份與新易盛等標的。

南向延續流入,內地銀行與保險增幅居前。本週(513-517日)南向總計流入186.2億港幣,日均流入46.6億港幣(vs. 56-510日當週日均流入22.7億港幣)。行業層面,內地銀行與保險等板塊持股市值領漲。個股方面,南向資金對中國銀行、中石化和中國移動等標的增持較多,減持中海油、滙豐控股和快手-W等標的。

全球市場

跨市場和資產:跨市場:美股與發達歐洲轉爲流出,日本與新興市場流出規模擴大。主動外資上看,美股與發達歐洲市場均再度流出,日本與新興市場流出均有所加速。其中美股本週流出26.3億美元(vs. 上週流入10.9億美元),發達歐洲轉爲流出5.1億美元(vs. 上週小幅流入1513萬美元),日本股市流出規模加速至3.6億美元(vs. 上週流出4596萬美元),新興市場繼續流出4.3億美元(vs. 上週流出2.3億美元)。資產方面,全球股票與債券市場繼續流入,但貨幣市場轉爲流出。

配置比例:截至3月31日,主動基金對中國配置比例低於基準約0.2%。自2021年來,全球主動基金對中國、印度從超配轉向低配,韓國仍維持超配,日本低配有所下降。自2022年1月起至今,中國配置比例下降較多(-0.2%),而英國(+1.1%)、法國(+0.6%)、日本(+0.2%)獲得增配幅度最大。地區類型上看,管理人來自歐洲的基金爲整體流出主力;板塊層面看,海外資金對中國醫療保健、消費、半導體及硬件、資本品超配,對互聯網、金融及房地產低配。

圖表:被動資金流入帶動外資整體迴流

資料來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