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千帆出海”數字峯會之【微短劇出海及國際傳播論壇】在香港成功舉辦。本場論壇是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特別支援、有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指導、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微視頻短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文旅視聽委員會(籌)、深圳市數字創意產業協會、訊通展覽公司聯盟主辦,由衆視Tech承辦。微短劇“出海”正逐漸成爲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影視文化“走出去”的新動能。展會及峯會將秉承千帆出海的發展理念,爲數字文化企業搭建一個面向全球的產品和技術輸出平臺,打造數字文化產業的出海港。旨在揚文化出海之帆,搭貿易合作之橋,助力國內數字創意產業出海,尋找海外商機,向外開拓渠道,向內引進合作。在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出海、國際傳播、數字文化貿易等領域持續創新賦能,推動產業合作發展,爲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全球文明互鑑以及加大國際傳播效能。01、領導致辭

大會開場,國家廣電總局總局原辦公廳主任吳保安致辭,熱烈歡迎所有與會者參加“千帆出海”數字峯會之微短劇出海及國際傳播論壇。

吳主任表示隨着微短劇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其國際化進程也在加速。越來越多的微短劇開始走出國門,進入海外市場,與全球觀衆分享中國文化和故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有助於推動中國影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微短劇作爲一種新興的影視藝術形式,具有廣泛的傳播性和互動性。通過微短劇,我們可以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和傳播中國文化和故事,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中廣聯合會微視頻短片委員會會長李金榮在致辭中,對微短劇發展和出海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是堅持精品創作,培養更多專業人才。既要重視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要積極圍繞新時代中國社會各個領域進行多元探索。同時要更加重視對微短劇創作人才的培養,提高全行業的專業水平。

第二是強化行業自律,探索創新商業模式。李會長呼籲微短劇創作運營單位在加強自律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考慮付費觀看、版權銷售、衍生品開發等多措並舉,開拓更多收入渠道。

第三是應用新興技術,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李會長強調要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運用好人工智能技術,同時也希望微短劇能夠更多參與國際交流合作,打造出更多講好中國故事的爆款佳作,更加生動地融入全球用戶的生活中。02、主題演講

第一篇章:中國微短劇模式提質出海

本次論壇激盪思想火花,來自各個領域的權威專家、教授、行業精英等在“千帆出海”數字峯會之微短劇出海及國際傳播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在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出海、國際傳播、數字文化貿易等領域探索研究。

趙暉從中國微短劇海外傳播的現狀分析、創作特點、問題對策和未來展望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趙暉表示微短劇已經從從1.0發展到了到3.5時代,年輕用戶是主體,佔據主導話語權,而且多方聯合的出品模式助推微短劇提檔升級。趙暉指出優質內容探索付費新模式,劇集的社交粘性是關鍵,並且海外市場激進發力,微短劇市場異軍突起,出海成績相當亮眼。

微短劇作爲劇集生態中的微敘事形式,正以凌厲之勢走向海外,並形成中國劇集海外傳播的新熱點。貌似橫空出世的微短劇“走紅”海外現象,其背後的原因絕非偶然,它是中國短視頻產業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力,逐漸走向成熟的必然選擇,也是國內火熱的微短劇產業外溢的必經之路,更是在全球社交媒體平臺逐漸佔據話語權的文化探索。最後趙暉分析了當前我國微短劇出海的現狀和問題,並提出了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黃琴闡述了微短劇出海的現狀以及微短劇出海爆火的原因,中國微短劇出海剛走過前期階段的需求洞察,接下來會面臨更多新機遇和挑戰。

另外她介紹了映宇宙短劇業務以及出海探索的歷程,通過內容層面、製作層面和投放層面解釋了映宇宙短劇出海戰略思路。最後她講述了未來微短劇出海趨勢,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融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展示東方美學與哲學,任重而道遠。

朱樺指出:微短劇出海須打破傳統、單一模式。在微短劇出海這方面,樓蘭具有四大優勢:內容精品化、創新化、規模化;內容創作、製作到傳播全鏈條合作;國內外主流媒體平臺合作;樓蘭AI智能內容解決方案。並且還介紹了許多孵化案例,彰顯出了在微短劇乃至數字文化方面的能力。

最後朱樺表示:樓蘭致力於構建安全可控的國際傳播數字平臺渠道,努力推動我國數字平臺“走出去”,吸引全球受衆,培養用戶黏性與使用習慣,擴大我國數字平臺的國際影響力,搭建我國國際傳播可信可控的網絡平臺體系。

張春蘭發表了主題爲《微短劇出海進程加快,多樣化表達講述中國故事》的主題演講。

她介紹到,北京藍狐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致力於影視節目版權營銷和海外發行,以及版權引進等多元化業務,在電視劇、網劇、短劇、電影、動漫、綜藝等多種內容發行領域有豐富的發行經驗,而且海外發行覆蓋面廣闊。並且闡述了電視劇出海、網劇出海、再到微短劇出海的一系列發展。分享了微短劇出海現狀以及海外平臺和觀衆對國產微短劇的看法和期望。

第二篇章:AIGC時代國際傳播

CyrusIp發表了題爲《TheFutureofAIVideoTooling:UnlockingCreativity》的演講。

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爲創作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以釋放他們的創造力。並且闡述了新的AI如何結合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協助創作者以更高效和快捷的方式完成製作過程,節省時間和精力。此外他說明了AI對於行業帶來的改變,如AI能夠生成逼真的虛擬場景、人物模型和動畫效果等。

智屏時代創始人兼CEO熊智輝發表了題爲《“UGC與AIGC”合流對傳播業態與社會治理結構的深遠影響》的演講。

熊智輝表示:UGC引起的信息平權與AIGC對內容模式的轉變不僅是顛覆了傳媒業本身,也會對社會秩序及權力運行機制進行重新解構。並且介紹了公司“一站式國際傳播整體解決方案、全平臺版權貿易服務、跨境電商品牌營銷公共服務平臺,中外文化交流服務”四大產品。最後他闡述了公司在數字文化出海方面的幾大優勢,尤其是在海外媒體平臺和版權方面具有相當強的積累。

盛子曰發表了題爲《聽懂世界的聲音,抓住亞洲紅利爲未來創作佈局》的演講。

她指出,“中國風”席捲全球,尤其是在東南亞市場效果顯著。她探討了社交媒體的數據驅動特性、訂閱模式的興起、觀衆口味變化,以及AIGC技術在內容全球傳播中的關鍵作用。另外還介紹了Z世代的IP出海策略,如何利用社交媒體、UGC和社羣化經營來高效推廣內容,以及V-PULSE平臺如何幫助捕捉全球對中國文娛內容的興趣,爲內容實踐者提供市場洞察。旨在揭示如何通過市場動態和技術創新,實現內容的全球成功和傳播。03、圓桌對話

第三篇章:名家論道數字文化與

主持人: 謝安娜香港文博會項目委員主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執行祕書長、深圳市數字創意產業協會元宇宙專委會主任

圓桌嘉賓:

鄭秀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副總經理

郝金玲全球文化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東盟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促進會常務會長

申少峯稻草熊娛樂集團副總裁

滕雄康利置地運營公司總經理

張雲鶴四川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助理

在探討微短劇國際傳播中,如何融入當地文化的話題中,嘉賓一致認同要想更好的將微短劇融入當地文化,需要做好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必要的調研,調研可以幫助製作團隊識別和避免潛在的文化衝突,同時發現當地觀衆可能感興趣的元素,從而更好地定製內容。二是要有“定製化”服務意識,在瞭解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微短劇的製作和推廣應當具有定製化的特點。這意味着內容創作者需要根據調研結果調整劇本、角色設定、情節發展等,以適應當地文化和觀衆的期待。三是重視本土化營銷,通過本土化營銷,可以建立與當地觀衆的情感聯繫,提高作品的接受度和影響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出海具備什麼優勢的話題中,各位嘉賓提到:香港具有港藝的歷史積澱,豐富的IP資源和成熟的影視產業鏈。並且在如何將這些優勢與香港演藝結合的話題中,各位嘉賓達成了一致:要想與香港演藝結合,需要充分挖掘中華優秀文化,研究和挑選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精髓的元素,如傳統故事、歷史人物、哲學思想等,將其融入微短劇的創作中。而且要“本土化”與“投餵”並舉。與香港當地的藝術家和創作者合作,確保作品能夠真實反映香港的文化特色。做好內容精準推送和營銷,確保微短劇能夠到達目標觀衆,並引起他們的興趣。最後,要充分發揮大灣區的橋樑作用,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

在AI文生牽手微短劇,中國微短劇模式商業模式變革的話題中。嘉賓一致認爲:AI文生牽手微短劇,將撬動短劇製作的產業升級。首先,是內容層面的升級,如劇本創作、角色設計和個性化內容等;然後,是思維模式的升級,AI的引入使得決策過程更加數據驅動化,提升了決策效率。可以預見的是,誰先掌握了短劇+AI的革命性生產結構,誰就能引領數字化短劇時代的到來。04、論壇總結

在微短劇出海及國際傳播論壇中,各大名家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於數字文化的看法與展望,微短劇作爲數字文化的一種形式,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載體之一。本次論壇過後,相信數字文化將會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微短劇出海的市場也會不斷拓展。

本次論壇中,國際傳播被反覆提起,大家紛紛指出:數字文化的廣泛參與性、視角多元性,以及語態的日常生活化給傳統的國際傳播帶來了新的啓發,並強調微短劇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指明瞭未來數字文化國際傳播的發展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