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赤峯5月18日電 題:每日萬噸運全球 內蒙古小城貓砂經濟正夯

作者 奧藍

“這是產品出口的最後一道關,之後打包運往大連港。”每早6點,用半小時抽檢3至5噸貓砂,是蔣志鵬雷打不動的日程。

蔣志鵬在寧城縣貓砂行業摸爬滾打15年,從車間工人一步步成長爲質檢部主任。得益於“它經濟”蓬勃發展,貓砂產業在當地勢頭正勁。

5月14日,內蒙古寧城縣的一家貓砂企業生產車間裏,堆滿剛打包好的貨品。單德志 攝

寧城縣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擁華北地區(國家級)膨潤土大型礦田,膨潤土保有資源量1641.5萬噸,潛在礦產資源量20億噸。當地公開資料顯示,寧城縣是中國最大的膨潤土貓砂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國膨潤土貓砂的三分之二,全球貓砂市場份額的20%,堪稱“世界貓砂工廠”大本營。

蔣志鵬所在的金龍膨潤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是當地產量最大的貓砂生產企業。最近雖是生產淡季,但企業產量穩定在千餘噸/天,其中一半出口。“旺季時滿產得3500噸,打包工人近70名。”

寧城縣的貓砂加工企業共31家,這裏車水馬龍,廠房最高兩層,膨潤土原料像一座座小山,生產車間一直轟隆隆……每天,數以萬噸的貓砂被運往全球各地。

5月14日,內蒙古寧城縣,工人正在將貓砂裝袋。這些貓砂之後將裝車出口到國外。單德志 攝

這些企業大多是起步於20年前的鄉鎮企業,初代貓砂企業家多數是本地鄉民,以訂單式生產爲主,幾乎每家都在做外貿,以前日韓和東南亞訂單最多,近年來南美洲客戶也不少。

“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都有法寶。”王小立是一家貓砂生產企業的研發質檢部主任,從業近10年的他,對各家企業的產品都瞭如指掌:有的品類特別多,有的專做代加工,有的致力於中高端市場。

“我們主做高端貓砂出口,合作商遍佈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寧城縣寵愛寵物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勝告訴記者,中國企業的深耕讓很多外國客戶養成使用球形貓砂的習慣。

“我們有專業的研發和品控團隊。外國客戶第一次來,總會驚歎於廠房規模和科技化水平。”該企業分管生產的常務副總經理宋志達說。

5月14日,內蒙古寧城縣,一家企業的質檢部工作人員正在觀察貓砂水溶效果。單德志 攝

除臭、無塵、吸水、成團……市場對貓砂的要求也是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動力。在這裏,“提質增效、科技研發”是他們深以爲然的生存祕籍,對市場的迅速響應也是他們共有的特點,國外顧客偏愛的咖啡味貓砂,方便寵物出遊的輕質貓砂等,只要客戶有需求,都能第一時間出現在生產線上。爲節約膨潤土資源,不少企業還在研發摻有植物的混合型貓砂。

“時代在發展,我們跟父輩們的經營理念肯定不一樣。”年輕的“貓砂二代”如今正挑起大梁,張勇勝是其中之一。

爲形成產業集聚效應,2023年6月,寧城縣成立貓砂協會,當地貓砂生產和商貿企業全部入會;同年12月,膨潤土貓砂產品的團體行業標準出爐。不久前,“寧城貓砂”獲批成爲區域公用品牌。

寧城縣貓砂協會會長張文翰是當地衆多“貓砂二代”的一員,今年5月底,由他負責、投資1.2億元人民幣的貓砂工廠要投產試運營。

“我覺得這裏可以代表寧城最先進的生產力。”張文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產業越發展,投入越大,科技含量越高,車間裏工人越少,這也是趨勢。”(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