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鳳超 濟南報道

近年來,隨着本地衆多網紅景點的脫穎而出,濟南逐漸成爲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每逢節假日,大批省內外遊客來濟南賞泉、遊園、觀景,好評刷爆社交網絡。文旅火熱的畫面中,在景區周邊,違章載客的三輪車成爲不和諧的一筆。它們遠看光鮮靚麗,實則處處隱患,極大影響了遊客的旅遊體驗。

私自改裝加裝,安全隱患重重。經走訪發現,違章載客三輪車爲招徠遊客,多對車輛外觀、座椅、頂棚、電機等部位進行了私自改裝、加裝,損壞了車輛的原本結構,車身更加脆弱易損,行駛過快還會造成傾翻,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去年國內某景區,就曾發生過一起私自載客三輪車側翻事故,導致8人受傷。他城之鑑,值得警惕。

無視交通規則,擾亂通行秩序。景區周邊人流量、車流量較大,違章載客的三輪車在行駛過程中,部分駕駛人員交通安全意識較爲淡薄,隨意穿梭、擠佔機動車道,更有駕駛人員無視交通規則,存在逆向行駛、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嚴重影響景區周邊正常交通秩序,也對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家住大明湖景區附近的楊女士表示,“尤其是在週末和假期,本來人和車就多,這些三輪車不僅佔道停放,還闖紅燈,有的直接就在快車道上來回竄。不光影響交通,也很不安全。”

收費標準不一,多有宰客行爲。由於此類車輛收費價格不透明,在社交平臺上,關於景區私自載客三輪車坐地起價、變相宰客的討論屢見不鮮。有微博網友吐槽道“說好20元,到目的地要價50元”“不到兩站地距離要價近80元”。對於遊客來說,不僅增加了不愉快的旅遊經歷,更是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部分旅遊博主甚至發出了“旅遊避雷三輪花車”的提醒。

流動性較大,事後維權困難。違章載客的三輪車處於自用和運營的模糊地帶,且流動性較大,遊客在乘坐過程中,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和糾紛等情況,將存在取證難、追責難、賠付難等問題,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有遊客在遭遇了被宰、繞路等情況後,只能忍氣吞聲。

違規載客三輪車存在的種種隱患,既是遊客體驗的痛點,也是城市形象的污點。近年來,揚州、寧波、南昌、開封等城市紛紛對景區周邊違規運營三輪車進行整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爲塑造城市良好的旅遊文明形象,規範景區周邊交通秩序,確保遊客安全遊玩,維護旅遊市場公平,濟南也將對此重拳出擊,加大力度整治景區周邊三輪車違章載客現象,提升市民遊客旅遊出行體驗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