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淮安日报

用好创新“金钥匙” 激活发展动力源

——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转型升级闯“新”路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 讯 员 陈 玲

近日,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员工何晓刚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司中控室上班。在接到车间进料操作指令后,他先与车间核实并确认相关事项,然后在电脑上启动发料程序,随后,计算机自动控制进料过程,何晓刚与现场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对发料的全过程实施现场与远程监控,确保安全。

这是双阳化工日常生产中的普通一幕。偌大的厂区里,一个个大型设备装置像一块块积木,搭建起一个神奇的“化学王国”;中控室是整个厂区的“大脑”,电脑显示各个生产区域机器设备运转情况,电子屏幕无死角显示每个工段、每个区域的实时生产情况。这一切,是双阳化工打造智能制造工厂的成果,颠覆了人们对化工企业生产的传统印象,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一招”。

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总投资为5亿元,占地面积约300亩,主要产品有2-甲基-6-乙基苯胺、年产量30000吨,2,6-二乙基苯胺、年产量20000吨。

“我们不拼资源、不拼规模,只拼创新。”双阳化工淮安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表示,创新,让双阳化工占据行业科技高地,也是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自落户淮安起,双阳化工就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路线。针对化工企业过去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双阳化工以转型升级为契机,全面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其中,主打产品2-甲基-6-乙基苯胺全面采用新的生产工艺,采用美国雅保的三乙基铝作为催化剂原料,达到无工艺废水且固废量减少约80%的效果,通过采用高温液化、密闭输送、达标焚烧等措施,进一步实现全程绿色化、无害化。

走进企业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荣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淮安市高成长型企业”“淮安市50强企业”……向“新”而行,为企业发展迎来广阔市场空间。“其他同类型企业因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纷纷关门。我们因创新提高了竞争力,产品2-甲基-6-乙基苯胺产品不仅销售份额占全国市场的70%,且产品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奖。”黄斌骄傲地说,近三年,企业累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研发,每年都会增加数十项专利。

此外,双阳化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组建了20多人的研究团队,“公司建有苯胺衍生物研发平台,目前已研发成功OEA、CDEA、DETDA、DEMA等精细化工产品,二期项目已于今年初正式投产,三期项目正有序推进。”黄斌介绍。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双阳化工还创造性地采用溶剂法,在国内率先完成新材料添加剂E60的研究试验工作。

正因为“苦心研发、推陈出新”的坚守,才创造了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正因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自信,才能在市场勇往直前、开疆拓土。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的形势下,公司自我挖潜、节能降耗,1—3月份完成产品销售12000吨,销售收入达2.2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