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大唐东北院:

装上智能“脑” 转型加“数”跑

本报记者 杨悦 叶爽 通讯员 刘巍栋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科技展示中心,看到巨型的显示屏上,实时动态数据不停地跳跃着。在这里,指令精准下达,现场实况尽收眼底。眼前的一切,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供热技术的认知。

“这个板块叫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是控制整个园区的‘神经中枢’和‘最强大脑’,可广泛适用于居民、商业、工业以及各类园区等多种能源应用场景。”大唐东北院院长王凤良向记者介绍,大唐东北院面对能源转型新形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将能源数智化技术研发作为发力点,陆续打造了综合能源服务、清洁智能供热、人工智能等企业级特色业务,材料智能检测技术、油脂优化技术、碳咨询技术等专业级特色业务,形成了企业级特色引领带动专业级特色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装上“人工智能脑”,转型加“数”跑。在大唐东北院人工智能展区,记者看到的不仅是该院聚力“智能”、加速“智变”取得的最新成果,更能从中窥见大唐东北院由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持续迈进的铿锵步伐。

“近年来,大唐东北院致力于科技创新研发,在能源领域取得一定技术突破,并形成丰厚成果积累。”王凤良表示,2020年至今,大唐东北院已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00项,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获批吉林省省级电站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智慧清洁能源科学家工作室……一个又一个发展实绩的背后,是大唐东北院孜孜不倦的探索和革新,更是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的扎实基础。

在成果应用方面,大唐东北院坚持“科技产业化、成果产品化”路线,打造“产品在前端+数据在云端+专家在终端”的产品研发模式,陆续形成了以智能安防平台、网络主动防御系统、一次调频、四管智能检测、热网末端精准调节系统为代表的164项科技成果、解决方案和产品。如今,大唐东北院的相关项目成果累计荣获行业、地市级以上科技奖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106项,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量能源企业工程中应用。

竞逐新赛道,大唐东北院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外向发展”三大创新发展要素,在全面保障原有火电、新能源领域业务有序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增长技术本领、开拓业务市场。

“目前我院在研的科技项目共有16个,包括省级电站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能源数智创新工程中心实验室建设、二氧化碳固化协同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其中以拟态防御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护体系开发课题是我们当前阶段研发的重点之一。”据大唐东北院副院长孙旭介绍,该课题现已形成无线网络近源渗透平台、主动动态防御系统、安全事件处置平台等产品,正在配套建设实验室。

“下一阶段,大唐东北院将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深化能力建设、全面创新经营模式、全面持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持续向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资源力量,针对吉林省科技发展需求积极承担科技项目、产出科技成果,为地方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技术力量和创新智慧。”王凤良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