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大唐東北院:

裝上智能“腦” 轉型加“數”跑

本報記者 楊悅 葉爽 通訊員 劉巍棟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科技展示中心,看到巨型的顯示屏上,實時動態數據不停地跳躍着。在這裏,指令精準下達,現場實況盡收眼底。眼前的一切,顛覆了人們對傳統供熱技術的認知。

“這個板塊叫智慧能源管控平臺,是控制整個園區的‘神經中樞’和‘最強大腦’,可廣泛適用於居民、商業、工業以及各類園區等多種能源應用場景。”大唐東北院院長王鳳良向記者介紹,大唐東北院面對能源轉型新形勢,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將能源數智化技術研發作爲發力點,陸續打造了綜合能源服務、清潔智能供熱、人工智能等企業級特色業務,材料智能檢測技術、油脂優化技術、碳諮詢技術等專業級特色業務,形成了企業級特色引領帶動專業級特色發展的新局面,努力推動企業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裝上“人工智能腦”,轉型加“數”跑。在大唐東北院人工智能展區,記者看到的不僅是該院聚力“智能”、加速“智變”取得的最新成果,更能從中窺見大唐東北院由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持續邁進的鏗鏘步伐。

“近年來,大唐東北院致力於科技創新研發,在能源領域取得一定技術突破,並形成豐厚成果積累。”王鳳良表示,2020年至今,大唐東北院已完成科技成果鑑定100項,其中5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5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後被認定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吉林省“科技小巨人”;獲批吉林省省級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省級智慧清潔能源科學家工作室……一個又一個發展實績的背後,是大唐東北院孜孜不倦的探索和革新,更是爲進一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下的紮實基礎。

在成果應用方面,大唐東北院堅持“科技產業化、成果產品化”路線,打造“產品在前端+數據在雲端+專家在終端”的產品研發模式,陸續形成了以智能安防平臺、網絡主動防禦系統、一次調頻、四管智能檢測、熱網末端精準調節系統爲代表的164項科技成果、解決方案和產品。如今,大唐東北院的相關項目成果累計榮獲行業、地市級以上科技獎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40項、二等獎106項,並在全國範圍內大量能源企業工程中應用。

競逐新賽道,大唐東北院堅持“轉型發展、特色發展、外向發展”三大創新發展要素,在全面保障原有火電、新能源領域業務有序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努力增長技術本領、開拓業務市場。

“目前我院在研的科技項目共有16個,包括省級電站材料重點實驗室建設、能源數智創新工程中心實驗室建設、二氧化碳固化協同廢物資源化利用等。其中以擬態防禦爲主要特徵的網絡安全綜合防護體系開發課題是我們當前階段研發的重點之一。”據大唐東北院副院長孫旭介紹,該課題現已形成無線網絡近源滲透平臺、主動動態防禦系統、安全事件處置平臺等產品,正在配套建設實驗室。

“下一階段,大唐東北院將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全面深化能力建設、全面創新經營模式、全面持續深化改革、全面實施文化建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持續向科技成果轉化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投入資源力量,針對吉林省科技發展需求積極承擔科技項目、產出科技成果,爲地方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技術力量和創新智慧。”王鳳良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