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武夷山茶景村:

闲置房产变身共享茶厂

进入5月,武夷山市高山生态茶叶进入采摘季。日前,记者走进上梅乡茶景村共享茶厂车间,阵阵茶香扑鼻,耳边传来机器轰鸣的声音,眼前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共享茶厂就是通过设备共享、空间共享、技术共享的方式,为茶农提供代加工服务。”茶景村党总支部书记周云飞介绍,在统一规范标准、提升效率的同时,把共享理念融入当地茶业发展,抱团激活茶叶经济,让茶农共享致富好茶。

茶景村地处武夷山市东部,距市区45公里,海拔800多米,是一个偏远高山村,茶山约1000亩,茶农100余户,年产茶青近25万公斤,每逢茶青采摘季,村里的茶叶加工就犯了难。“2021年,村里只有两家茶厂,满足不了茶农做茶需求。”周云飞说。

茶叶加工需要做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不少机械设备,只有采茶季才会用到,其他时候只能闲置。这正是小茶农的痛点:刚需、低频,又要大额资金的投入,使用时间集中,怎么办?

“共享茶厂”解决了这个难题。村里有一闲置房产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村两委与村民沟通研究,决定利用这处房产,并投入200万元资金,为茶农们打造一座“共享”茶厂。

2023年,共享茶厂正式运营,不仅每天能加工3000多公斤茶青,还吸纳近10名村民到茶厂就业。“家门口就能加工茶叶,茶青也不用贱卖了。”“以前我们这些小户,茶青只能运到城里加工厂,制作出来的茶叶质量不稳定。”……车间里,说起“共享茶厂”,茶农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满是喜悦。

“共享茶厂一建成,我就把茶都放在这里加工了。”茶农吴兴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共享茶厂加工一桶茶青的价格约比外面低300元,运费还能省200元,“我有30亩茶山,一年就能省下将近3万元,更不用来回奔波耗费精力。”

“共享茶厂投入使用两年来,不仅为茶农带来便利,还增加了村财收入,今年预计村财收入8万元。”周云飞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