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是人工智能市場的早期領軍者,自OpenAI發佈ChatGPT後的18個月以來,一直在努力追趕。這間科技龍頭重組了團隊,發佈了新的人工智能模型,並開始將產生式人工智能功能整合到其核心的搜尋產品當中。之前退出的Google創辦人們也重新參與進來。與此同時,OpenAI也在開發自己的搜尋產品,據說還想從Google挖人。

這種較量在本週表現得淋漓盡致。在Google計劃已久的開發者大會的前一天,OpenAI臨時宣佈將舉辦自己的產品發佈會。過去一年來,Google和 OpenAI在極度保密的情況下,最終在同一個領域取得了相似成果:人工智能助手。它可以實時處理文字、音頻或影像,並與你進行語音對話,就像是個有着超能力的Siri。

但兩家公司對於如何在這個充斥着人工智能個人助理的新世界當中爲自己的產品找準定位,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OpenAI更注重個人元素,而Google則更注重輔助功能。

OpenAI表示,它的新語音助手可以理解人的情緒,並表達自己的情緒。人工智能語音可以發笑、唱歌,並把自己所謂的感受講出來。它似乎還對臺上使用該工具的員工搭訕了兩次——誇他的着裝,並對他說:”喂,別說了!你讓我臉紅了。“在社交平臺上,許多人認爲這位助理撩人的音效與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在反烏托邦電影《她》(Her)中的聲音相似——行政總裁薩姆·爾奧特曼(Sam Altman)似乎也在貼文中提到了這部電影,從而暗中認可了這種比較。

相比之下,Google則採取了更爲實用的方法。Google當天宣佈的頭等大事不是語音助手,而是圍繞人工智能對搜尋進行改造。即使是Google更具未來感、基於語音的人工智能助手,在演示中也基本上避免了任何情緒化的東西。它的人工智能助手幫人們找到眼鏡、查詢汽車牌照並籌劃邁阿密之行。我與Google高官交談時,他們說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如果你願意,是可以讓這些技術表現出情感的,”Google副總裁兼Gemini體驗和Google助理業務的總經理Sissie Hsiao說,“但我認爲,超級有用和超級實用是我們產品的着眼點。”

OpenAI能夠在與Google等大型競爭對手的競爭中取得巨大成功,部分原因在於它推出的產品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廣泛潛力。儘管還存在種種缺陷,但ChatGPT的巧妙回應瞬間就改變了我們與人工智能的關係,並讓公衆意識到這項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助手能夠表達情感的這種想法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和想象力,而OpenAI循序漸進更新其人工智能模型可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然而,打造可以模仿表達感情的人工智能確實存在風險。這些技術在處理基本事實時仍然容易出錯,更不用說把握人類情感的細微之處了。在這方面,Google已經比OpenAI付出了更多,無論是其人工智能影像產生器不返回照片所引發的爭議,還是Bard在最初演示中的錯誤導致公司市值縮水數十億美元。

對Google來說,更有分寸地進行押注或許合情合理。但風險在於,使用者可能會無動於衷並轉身而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