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 繆璐)“把重心放低一點”“注意收腹”“指尖發力”……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以下簡稱“乒博館”)開展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乒乓體驗營,在手把手地教學下,讓小朋友們進一步感受乒乓球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

5月18日,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乒乓體驗營。(乒博館供圖)

本次乒乓體驗營設置了教學互動、參觀展覽、遊戲體驗三大環節。教學互動環節,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中國乒乓球世界冠軍曹臻在現場,和乒乓球專業學生運動員一起擔任體驗營小學員們的“教練員”。

乒博館館長施之皓說:“乒乓文化主題體驗營活動將參觀、知識問答和乒乓遊戲組成寓教於樂的體驗式科普線路,爲青少年打造乒乓樂園,爲國球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徐寅生表示,“乒乓球運動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諸多好處,例如可以預防近視、改善頸椎病、鍛鍊腦力等。希望小朋友們來到博物館感受乒乓運動的快樂,能夠從小進行體育鍛煉,乒乓球運動可以讓大家獲益終身。”

5月18日,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乒乓體驗營。(乒博館供圖)

參加體驗營的大部分小朋友都沒有專業的乒乓球學習背景,有的甚至從來沒接觸過乒乓球,想要快速上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經驗豐富的運動員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以及小夥伴們的熱情鼓勵下,孩子們紛紛揮拍上陣,有的甚至能打出幾個漂亮的回合,成就感滿滿。

參觀展覽環節,孩子們仔細聆聽乒乓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包括ITTF國際乒聯的成立、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賽事、世乒賽的精彩瞬間以及中國乒乓球隊七十多年砥礪奮進之路。豐富多彩的館藏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尤其是亮閃閃的大獎盃,更是引發陣陣讚歎和羨慕之情。

5月18日,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乒乓體驗營。(乒博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乒乓體驗營活動中,加入了乒博館全新開發的《研學手冊》,融合乒乓歷史知識、賽事名人信息、運動技巧的研學手冊,也是小朋友們可以帶回家的“乒乓歷史書”。

最後的遊戲體驗環節,共設計有5個小遊戲,除了此前呼聲較高的經典項目“運球帷幄”“魔毯飛球”“乒乓躍龍門”以外,又新增了兩個遊戲:“乒乓球進洞”和“乒乓冰壺”。這些小遊戲易於上手,趣味性強,利用杯子、毯子、繩子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小道具,能讓小朋友在遊戲中熟悉乒乓球的性能特點,對乒乓球產生興趣。(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