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莹莹

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说起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有很多市民被高血压所困扰。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病与多发病,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很多时候患者发生高血压却无所觉,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高血压被人们称为“沉默杀手” 。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呈现年轻化态势,为何患高血压的年轻人多了?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可以被判定为高血压,出现高血压后到底该如何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听听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震怎么说。

近年来 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

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血压持续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发布的数据,2009年到2019年,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已从6.8万增长到12万。

王震表示,目前血压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一种是有创测量,即市民在医疗机构,在手术或一些其他特殊医疗操作过程中,通过有创方式,由压力感受器来测量血压,这种测量方式主要用于医学研究与治疗。另外一种血压也是我们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是无创测量,即使用水银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电子血压计使用起来更为便捷,也更容易被市民接受。”

“日常测量血压时应注意,测量血压前半小时之内,避免吸烟、饮酒、运动等活动,测量前3到5分钟,应保持平静。”王震说,测量血压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佩戴于肘窝之上2到3厘米,绑袖带时,袖带宽松程度大约能够容纳一个手指就可以。

不少市民疑问,是否经过自己测量,血压高于标准值就是高血压了?王震给出解释,“市民可以选择在三天的不同时间段测量静态血压,如果血压都超过正常范围,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压,这时应去医院找医生明确诊断,不同人群的高血压判断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高血压症,很多人仍存在误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其实不然,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而近年来,高血压出现年轻化趋势。

“不管是从一些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还是门诊接诊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高血压。”王震说,其中不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为什么高血压会找上年轻人?

“高血压发病有几个危险因素,第一是家族史,如果父母双方同时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会比其他人高50%,而且发病往往比较年轻;第二是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男士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第三是年龄,男性到55岁以上,女性到65岁以上,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提高。”王震说。

另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高血压出现的重要因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王震说,很多年轻人工作比较繁忙,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缺乏锻炼,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高血压就容易找上门。

不可忽视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元凶之一

早期高血压,特别是一些轻中度高血压,很多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往往被忽视,一旦发现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高血压也被人们称为“沉默杀手”。

王震表示,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除了持续增高的血压冲击血管造成的血管损伤外,高血压还会对人体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或者器官造成损伤。

“对心脏来说,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发生,造成心肌梗死,还会诱发或促进冠状动脉斑块的发展,使冠心病进程加快。”王震说,对于脑血管的损伤也是一样,“可以引起脑血管狭窄,包括脑血管的破裂,进而引起脑缺血、脑卒中、脑梗死等更严重的后果。”

王震提示,日常生活中,市民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倦怠等症状,经测量后血压偏高,请立即就医。但也要注意,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感觉不到任何症状,因此定期检测血压非常有必要,“血压增高对人体造成的客观损害不会因为没有症状而减轻,所以只要确诊高血压,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

另外,王震提示,市民一旦确诊高血压后,也无需惊慌,高血压早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首先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等等,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一些初次诊断出高血压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有抵触情绪,他们会有担忧:降压药吃多了,会不会产生耐药性或依赖性?对此,王震也给出了回答。

“高血压的发生,相当于体内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就比如跷跷板,一边高一边低,我们使用药物,就相当于让跷跷板恢复平衡,所以药物是用来帮助你保持状态平衡的。”王震说,除非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病人的身体出现其他情况,降压药物应该终生服用,“当然,随着疾病进展,或者出现其他合并症,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高血压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呢?

“有一些高血压高危因素,比如基因、性别、年龄,我们是不能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王震说。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多盐分摄入,比如一些佐餐咸菜、火腿肠,或者很多人喜欢吃的豆腐乳,这些都属于高盐食品。”王震说,特别对于高血压高危人群来说,要尽量做到清淡饮食,“增加钾离子摄入,就是我们应当多食用蔬菜水果。”

“第二方面,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要减肥和控制体重。”王震说,肥胖与超重与高血压有非常肯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增加运动,少进食一些高脂食物。“另外,因为生活压力,很多年轻人长期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中,我们应当想办法避免或缓解这种紧张的状态,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情况发生。”

另外,高血压前期患者,即收缩压在120到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80到89mmHg之间人群应该格外注意,“在这类人群还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却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其他一些患病和危险因素持续存在情况下,这类人群很容易发展为高血压。”王震表示,这类人群应该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与专业医生多沟通。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愿长期服药,又听闻市面上有保健品宣传能够治疗高血压,于是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这种做法不可取。”王震说,保健品可能会有一定的功效,但实际上,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效果,“市民出现高血压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