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趙元君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19日 01版)

崖沙燕在滹沱河畔沙島築巢棲息。樑子棟攝/光明圖片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瞬間】

“爭起來啦!快看,爭起來啦!”

立夏時節,在河北正定曲陽橋鎮滹沱河畔的一處沙島上空,成千上萬只崖沙燕盤旋嬉戲,引得衆人駐足稱奇。

“這些燕子爲爭奪好的築巢位置,經常會從天上爭到地面。”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邢志傑一邊說,一邊舉起手中的相機,“這些可愛的小生靈每年4月從南方飛回來繁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出現萬鳥齊鳴的場面,極其壯觀。”

崖沙燕,別名灰沙燕,體長約13釐米,外形和家燕類似,喜歡在河流或湖泊附近的砂質崖壁上鑿洞爲巢。滹沱河沿岸的崖壁由黃土和沙子構成,自然成爲崖沙燕適宜的棲息地。

其實,這些燕子能夠在此安家落戶、自在生活,多虧了一座向西挪動的大橋。

2021年,石家莊市啓動滹沱河生態修復三期工程。按照規劃,正定縣054縣道滹沱河交通橋要經過一處沙島。可如此一來,崖沙燕的家園就會被破壞。得知此事後,邢志傑和其他志願者十分擔心,多次與施工方及當地政府溝通,表示沙島一旦消失,崖沙燕將很難存活。

沙島是去還是留?“留下沙島,就要追加投資,工期也會拉長。”“既然是生態修復工程,怎麼能破壞生態呢?”相關部門召開了多次現場會,經過反覆討論,最終達成共識——“保留沙島,護住鳥兒!”

就這樣,調整設計方案,500米長的跨河大橋向西挪移了數十米,工期推遲了兩個月。

鳥兒向來聰明,追着好山好水飛。滹沱河生態工程運維服務中心維養三科科長王辰告訴記者,未來他們計劃在滹沱河沿線打造5個鳥島和11處鳥類棲息地,期待更多鳥兒來此安家。

崖沙燕翔集,沙島成了絕佳的觀鳥地。“如今的滹沱河水清岸綠,再加上這些聲名在外的小精靈,真是美不勝收,怎麼也看不夠。”外地遊客白先生稱讚。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趙元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