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法治時報

② □ 本報記者 張雪泓

今年4月,崔東博走上了北京公安“傑出青年衛士”評選活動的舞臺。臺上高手如雲,優秀的戰友來自各警種:警務直升機修理師、無人機操控師、身懷絕技的特警、神祕莫測的網警……這一次,崔東博的心裏沒有打鼓。這份自信何來,他說,“我雖然是一名普通的派出所民警,找我報案的也都是普通老百姓,但很多老百姓一輩子就報一次案,我日常要解決的並不是不足爲道的小事。”

崔東博,31歲,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天橋派出所警務隊副隊長。高高的個子,白淨的臉龐,頗高的“顏值”,8年裏,這名小夥兒“沉浸式”成長在老北京胡同社區裏,從被大爺大媽“不屑一顧”“嗤之以鼻”到“小夥子你真棒”“你是我們最信任的人”,崔東博走過了長長的路。

剛到天橋派出所,崔東博人生地不熟。這裏好多衚衕,大爺大媽們說話聊天帶着老北京的“範兒”,天生靦腆的他不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下社區走訪或者調解糾紛時,崔東博的“法言法語”屢遭碰壁,老北京居民壓根兒不聽他的,想打聽個緣由始末都難。

剛開始,崔東博以爲是自己的業務水平不夠,他還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咬牙通過了司法考試。隨着跟居民接觸得越來越多,他發現他們之間相隔的似乎不是那一紙證書。

“師父告訴我,天橋地區老住戶多,他們不需要我念法條,更需要的是對我的認同感。”於是,不善言談的崔東博要求自己變成“健談的鄰家小哥”。走在衚衕裏,認識不認識的,他都會盡量找話題打招呼,“大爺大媽慢點兒,前面施工呢。”“大姐,揹包拉鍊開了,小心別丟東西。”不背法條,不拿架子,不卑不亢,崔東博慢慢摸到了一些工作方法。

80多歲的李奶奶住在天橋南里,她兒子曾因違法犯罪被崔東博抓獲,之後被判了兩年有期徒刑。抓人的那天,老人無助、絕望的眼神深深印在了崔東博的心裏。此後,崔東博想去看看老人,問問冷暖,被老人禮貌地拒絕了。

崔東博經常看到老人在小區裏撿拾廢品,他就主動打招呼。起初,老人的回應是冷淡的。崔東博瞭解到,老人一生要強,一般不接受別人的幫助。他打聽到老人的老年卡需要補辦,就主動帶她去辦理。老人家裏的冰箱壞了,他也主動過去幫着修。一次次的關心讓他和老人的距離越來越近。

“後來李奶奶老喊我大孫子,我也叫她奶奶,經常去看望她。”崔東博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每次年節他去看完李奶奶,都要給自己的奶奶打個電話,因爲這總會讓他想起自己的奶奶,這裏面有思念,也有對家人的歉疚。

去年3月,一位老大爺到派出所報案,說自己的自行車丟了。車子很舊,案值很小,老人對於自己報警的事顯得有點過意不去:“我就是來試試,那個車子我騎慣了,好騎,老物件兒,也有感情了。”

崔東博帶着民警認真查監控,查了半天,只看到一個模糊的身影騎着自行車消失在了黑夜的衚衕中。衚衕又窄又長,岔口也多,這傢伙到底去了哪裏?崔東博利用業餘時間,一次次回到衚衕走訪。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崔東博在一個小院裏找到了這輛被盜自行車,並“守株待兔”將盜車賊抓獲。

得知車子找到了,報案的老人十分高興,這加深了崔東博對“羣衆事無小事”的認識:“有的居民甚至跟我說,你們警察破了多少億元的大案,可能跟我們老百姓的關係也不大。但你們幫我們找到了丟的包、丟的自行車,我們就高興得很。”

從那之後,崔東博對自己的警隊提出了“非機動車盜竊案必破”的目標。今年以來,天橋派出所接報的盜竊非機動車案件全部偵破,多位事主表示要送錦旗感謝,都被民警們婉拒。

日復一日瑣碎的工作,也曾讓年輕的崔東博迷茫。“做社區民警時我剛20多歲,卻經常要處理夫妻打架、財產分割、妻離子散、遺產繼承的人生課題,我常常覺得這太‘摧殘’我了,我無力招架。”崔東博告訴記者,直到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名“醉鬼”,他改變了這種想法。

這名“醉鬼”大冬天醉倒在路邊,附近居民報了警。崔東博和同事把他弄到派出所醒酒,卻始終聯繫不到他的家人。事後,崔東博瞭解到,此人名叫馬某,早前因工作受挫、婚姻失敗一蹶不振,經常酗酒。從那以後,崔東博經常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並開解他、關心他。慢慢地,崔東博的關心好像化開了馬某心裏的堅冰,他的情況漸漸好了起來。後來,他找到了一份工作,還經常給崔東博打電話諮詢遇到難題怎麼處理。

做社區民警8年,崔東博意識到,當警察當好了,是在羣衆心裏有分量的。在這個崗位上,他能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和影響他人,這也讓他有了更大的動力和熱情投入工作。因工作能力突出,崔東博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四次,榮獲西城公安分局“優秀共產黨員”“青年榜樣”“紅牆衛士優秀人物”等榮譽稱號。

圖① 崔東博幫助轄區居民找到丟失的自行車。

圖② 崔東博(左)和同事在社區巡邏。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