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廣州市擁有“灣區認證”證書數量佔總發放數量的三分之一

哪些“廣貨”有“灣區認證”?

在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正進行輻照。

由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項產品近日正式獲頒《灣區認證證書》,這是首張工業產品行業《灣區認證證書》。近日記者走訪瞭解到,截至目前,廣州市已擁有“灣區認證”證書6張,佔總發放數量(17張)的三分之一。“灣區認證”認證技術指標不僅要求符合粵港澳三地市場準入要求,還要求具備引領行業升級發展的高品質特性,用嚴謹科學的質量認證手段滿足公衆對高品質的追求,真正讓質量被看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穎思 見習記者趙越 通訊員穗市監

首張工業產品灣區認證證書花落廣州

在南洋電纜集團位於黃埔區的生產基地,機器轟鳴。每天,上萬公里的電線電纜產品在這裏生產出來,銷往各地。記者在基地的輻照車間看到,機器正給即將成形的電纜進行X光照射。廣州南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志輝,向記者介紹已經獲得“灣區認證”的電纜產品。

就在幾天前,該公司生產的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交聯聚烯烴絕緣無護套低煙無滷阻燃電線電纜、電動汽車傳導直流充電系統用電纜、電動汽車傳導交流充電系統用電纜三項產品獲頒《灣區認證證書》,這是首張工業產品行業《灣區認證證書》。

“三項認證產品的很多核心指標遠遠高於國家標準要求。”王志輝介紹,三項產品產值約佔總體產值的20%,適用於家庭、軌道交通等使用場景,產品具有很高耐用性,還符合相關環保標準和安全標準,無毒無害。最關鍵是,企業也做出“品質承諾”,檢測結果顯示不符合其品質承諾的,企業賠付消費者人民幣10萬元(同一銷售結算行爲爲一個賠付單元,不論貨值金額大小),並承擔購樣、採樣和檢測費用。

王志輝認爲,“灣區認證”是對企業產品質量和信譽的認可,有助於企業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佔有率,還能夠更好地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降低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法律風險和信譽風險。

近年來,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活動、智能裝備行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推動工業品質量邁向高端,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羣,推動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質升級。

水培蔬菜與淡水魚生也有“灣區認證”

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飲食文化同根同源。廣州市市場監管局以此爲切入,積極推動企業、經營者參與“灣區認證”工作,目前,廣州市已在水培蔬菜、魚生方面取得“灣區認證”證書3張。

與其他認證制度不同的是,“灣區認證”不僅在銷售端能夠提供品牌背書加持,同時在生產端、採購端能夠提高質量管控的全面性、有效性,實現既讓消費者放心,又讓生產者放心、採銷平臺放心。

例如在水培蔬菜產品灣區認證上,獲證組織出品且包裝上使用“灣區認證”標誌的水培蔬菜產品必須來自獲得“灣區認證”的水培蔬菜基地,符合(中國)內地強制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港澳地區強制性規例要求,同時符合該種蔬菜品種的質量標準要求。水培蔬菜產品灣區認證對申請認證產品的種植管理,採收與可追溯性、質量監控與檢測,儲存、包裝和運輸過程等環節均作了嚴格要求。獲證產品符合灣區認證的高標準、優品質、保安全的核心要求,在港澳通關方面將更快捷方便,真正實現“一次認證,三地通行”。

淡水魚“順德魚生”產品灣區認證也有類似要求。獲證企業廣州番禺鼎盛私廚總經理莫漫華介紹,企業承諾所使用的活魚來自於經過灣區認證的養殖基地,不含肝吸蟲(華支睾吸蟲)、裂頭絛蟲、吸蟲囊蚴、線蟲,不含農藥殘留,不含人用抗生素。加工過程中也嚴格按照灣區認證的規範流程製作,讓顧客喫得放心、安心。

“除了打造可持續、可維護的質量環境外,認證機構還必須對認證產品進行獲證後監督,包括對生產環節及銷售環節產品抽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督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灣區認證”證書由廣東粵港澳大灣區認證促進中心和認證機構共同頒發。相關機構還制定了“灣區認證”的標誌。“灣區認證”的標誌由標誌本體和二維碼兩部分組成,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證書二維碼,可查詢獲證產品/服務的品質承諾,賠付承諾信息,認證產品信息,灣區認證證書信息,獲證組織簡介,產地介紹等。施加於產品上的“灣區認證”二維碼遵循“一物一碼”原則,並在包含上述信息的同時,還有各類檢測報告、產品溯源等相關信息。獲證組織可在二維碼信息內載入“產品介紹”“獲證組織簡介”“產地介紹”“我們的故事”等板塊,包括視頻、圖片、文字描述等方式,可使獲證組織向銷售平臺和廣大消費者充分展示產品優點。

什麼是“灣區認證”?

“灣區認證”是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粵港澳有關部門指導下,粵港澳三地認證機構等經營主體,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共通的實施規則與技術規範,在裝備製造、工業消費品、日化產品、農食產品和服務業等領域開展的高端品質自願性認證。爲推進這一工作,市場監管部門與香港檢測和認證局、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建立“灣區認證”工作常態化聯絡機制,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認證聯盟”,首批成員單位21個,包括13家國內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除3家港澳機構外,其餘10家機構均在廣州設有總部或分支機構),以及8家有資源整合能力的經營主體。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認證促進中心負責“灣區認證”日常管理、推廣運營,開發“灣區認證”首批15個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