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叶文娟)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大早,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中心学校的49名同学走进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了解地球的起源、高原的形成、生物的演变等知识,孩子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

从图文介绍到实景展示,讲解员细致介绍、孩子们认真聆听,在研学与互动中探索高原自然奥秘、体验自然神奇。“通过参观和学习,我了解到有很多珍稀动物,比如高原秃鹫、雪豹、棕熊,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生物,让我对‘大美青海’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9年级学生祁生财说。

据悉,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省级博物馆,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物、矿产融合展出。目前,该馆共有1059种展品。

当天,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还面向游客推出“博物馆寻宝”活动,游客可在博物馆大厅领取一张制作有该博物馆特有展品的寻宝图鉴,游客根据寻宝图鉴在展厅寻找相对应的物件,填写展区及特点,寻宝完成后,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评定可获得文创礼品一份。“我从来没有去过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博物馆,我觉得这主题很有意义,在这里参观让我对青海的生态有了更多了解。”来自云南的游客赵乐说。

“今天我们开展相关活动,希望更多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也希望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了解青海的一草一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业务部主任王红英告诉记者,博物馆将完善预约服务、移动导览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入讲解机器人,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