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國際能源署警告

關鍵礦物未來有供應短缺風險

據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國際能源署17日發佈的第二份關於關鍵礦物市場的年度評估報告警告說,一些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礦物生產價格暴跌可能導致投資不足,未來或有供應短缺風險。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說,製造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等清潔能源技術產品的關鍵礦物價格已跌回新冠疫情暴發前水平,原因是供應已經跟上乃至超過市場需求。雖然價格回落對消費者是好事,但可能會勸退投資者,導致未來產量無法滿足全球市場對這類礦物越來越大的“胃口”,特別是許多國家正計劃在10年內逐步淘汰燃油發動機。

據國際能源署測算,按照各國設定的減排目標,到2035年,目前已公佈的礦產開採項目產能將僅能滿足70%的銅需求和50%的鋰需求,這兩種礦物是製造電動汽車的必要原材料。

該機構預測,到2040年,銅、鋰、鎳、鈷、石墨、稀土等能源轉型關鍵礦物的市場總額將比現在翻一番有餘,達到7700億美元。報告說,在2023年,相關礦業開採項目投資增長了10%、勘探項目支出增長了15%,增速“健康”但低於2022年。

“確保關鍵礦物獲得的安全和可持續性對實現順利、價格可負擔的清潔能源轉型至關重要。”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在聲明中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