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上接第一版

“饲养动物的危险性并不仅限于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导致的伤害,给他人造成惊吓也属于危险情形。在小区内饲养动物应当文明、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对‘狗爸爸’‘猫妈妈’们的保护。”李晓东向金某说道。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方案:由金某一次性补偿王阿姨5.5万元并当场支付完毕。

“法官参与基层调解不仅有利于源头化解矛盾,也是一种普法宣传,效果很好。”朱瑛对李晓东的指导表示感谢。

做实指导,多方调解促共识

“胡法官,您来帮忙出出主意吧,老何打12345投诉咱们村委会了!”这一天,奉贤区法院“奉法致和”志愿者法官助理胡小琴刚到“无讼村”示范点——周家村,村调解干部吴春刚就谈起了这起纠纷。

原来,周家村的村民老何向村委会反映自家老宅堆放的3000多块红砖被河道施工方挖机弄没了,要求村委会帮忙调解。

吴春刚向胡小琴反映:“我们这实在没辙了,老何就觉得我在和稀泥,还扬言事情不解决就坐到河道边阻止施工队施工。您给出出主意,看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胡小琴了解事情原委后,先给调解员厘清了这起纠纷的法律关系,随即与调解员一起来到老宅,向周围村民询问红砖堆放情况以及事发经过。

商讨调解方案后,吴春刚和周家村“法律明白人”曹金龙继续开展调解工作。“之所以造成现在的矛盾,你们在施工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疏忽的地方?”

“我们承认施工的时候没注意,有可能挖到了两边的砖,但他也没提前跟我们说呀。再说了,即便挖到,让我们赔2000元也太多了。”

“我费劲把砖头运到家里来,人工费我都没跟你们计较,但是我买红砖的钱必须得赔我!”

“施工队来咱们村子里为河道整治出了不少力,这事情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大家各退一步怎么样?”吴春刚说道。

“行,我听调解员的。”

“他们说得有理,我也听村干部的。”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共识,由某河道施工方补偿老何800元并当场履行完毕。

前端化解,激活调解“密码”

指导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能,做实指导人民调解是激活人民调解潜能的“密码”。为进一步推动源头预防、就地实质化解纠纷,今年3月,奉贤区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暨“数字‘码’车”进无讼村(居)启用活动在庄行镇存古村举行。

这次“数字‘码’车”启用活动后,奉贤区法院的“奉法致和”志愿者们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的业务指导,打通线上指导调解的“任督二脉”,更加精准指导社会治理“前端防控”和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夯实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千年之前,孔子的弟子之一言偃乘坐马车来到奉贤布道讲学,孜孜不倦弘扬儒家文化。如今,奉贤区法院将“数字‘码’车”开到了乡村、社区和网格,“码”上延伸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奉贤老百姓提供24小时解纷“云”服务。让“奉法致和”“和美息讼”在奉贤蔚然成风,让老百姓在诉源治理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