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廈門日報

望向窗外,湛藍的天空中,正飛着幾隻紙鳶。三月的清風,吹過初生的嫩芽,吹起人們的髮梢,亦捲起我心中的一片回憶。

記得那個春日,天很藍,連一絲浮絮也沒有,瑰麗得熠熠發光。明媚的陽光似一件黃色的輕紗,披在大地上。媽媽熟練地擺弄着針線,彩色的布料和剪刀在指尖翻飛。拉、粘、繞、折,一隻風箏漸漸從媽媽的巧手中誕生。圓溜溜的黑瞳、鵝黃的羽毛,一隻黃鶯展翅待飛,栩栩如生。

接着,媽媽帶我來到公園。我撒歡地喊着:“放風箏啦!”欣喜若狂地拉起風箏就跑,可風箏卻像鉛球直直墜落在草坪上,怎麼也不聽我使喚。媽媽笑了笑,接過風箏,握着十字骨架往空中一扔,接着飛快地跑起來,同時手中牽動着細線。風箏被風托起,升上了天空。

線在指尖輕輕顫抖,風箏在空中隨風翱翔。媽媽操控着絲線,控制風箏的方向。風箏如一個快樂的精靈,在空中搖曳着,看似自由自在地飛翔,卻總有一根線牽引着方向。

媽媽握着線,彷彿回到了兒時,臉上散發着光芒,嘴角帶笑,雙眼洋溢着歡樂。我在草地上,抬頭,邁腿,跟着風箏跑了起來。後來,我又從母親手中拿過手柄,把線放得很長很長。

這時,一陣大風吹來,吹亂了我和媽媽的頭髮,牽着風箏的線突然斷了。我慌得撒開手柄,伸手去抓風箏,它卻迫不及待地乘風而去了。我和媽媽相視而笑,看着風箏的身影,在蔚藍的天空中愈飛愈遠。

我就像那風箏,被媽媽牽引着。我振翅高飛,飛得更高,更遠,也越發自由地翱翔,都是爲了回報身後那充滿愛的目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