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陽一名3歲男童被狗咬傷,18天后不幸離世,在網絡引起熱議。南陽市疾控中心、南陽新野縣疾控中心、南陽臥龍區疾控中心均表示對此事已完成初步調查,狂犬病疫苗與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或單克隆抗體)的管理、狂犬病暴露處置與醫療救治等方面未發現異常,無論是免疫球蛋白還是疫苗,都無法確保百分之百阻斷病毒感染。

診斷證明

基層門診狂犬疫苗儲備情況良好,被動免疫製劑覆蓋情況則不盡相同

4月21日,樊女士帶孩子來到新野縣漢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門診對患兒進行了狂犬疫苗注射。面對網絡質疑,漢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建議患兒去上級犬傷處置門診進行處置,是因爲傷者頭面部有多處撕裂傷,傷情較重,已超出門診處置能力(需要麻醉後進行傷口沖洗及傷口部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浸潤注射),而並非網絡傳言的沒有儲備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經過多方採訪,記者瞭解到河南各地鄉鎮衛生院儲備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情況不盡相同。駐馬店市新蔡縣防疫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每個鄉鎮都會儲備狂犬疫苗,但是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只有新蔡縣防疫站有”。

南陽市新野縣疾控中心副主任劉瑞濤告訴記者,新野縣每個鄉鎮街道都設置有疫苗接種門診,在狂犬病防治方面,每個接種門診都配備有狂犬疫苗,但是對於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一般大一些的鄉鎮纔會根據實際需求和服務能力進行採購。

南陽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與規劃科科長王庭柱也表示,鄉鎮的犬傷處置門診可根據實際情況,向縣級疾控中心申報狂犬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的採購需求,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需要專業的醫師證。各個衛生院發展參差不齊,有些衛生院不具備能力的話,也不會採購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無論是免疫球蛋白還是疫苗,都無法確保百分之百阻斷病毒感染

根據《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範(2023年版)》,狂犬病病死率幾乎達100%。判定爲Ⅲ級暴露者,應處置傷口並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和接種狂犬病疫苗。記者走訪該事件所涉及的疫苗接種門診,瞭解到該男童的犬傷屬於Ⅲ級暴露,因此需要及時進行傷口處置、注射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

疫苗質量是否有保證?王庭柱表示,“我們對疫苗管理進行了調查,並未發現異常,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的分發、運輸、存儲安全可控。南陽各接種單位的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均來自轄區疾控中心,接種單位之間不能相互流轉疫苗。在疫苗分發、運輸與保存過程中,必須保證全程冷鏈,且生產企業把每一支疫苗賦予了18位追溯碼,每支疫苗從出廠到基層接種門診,全程是納入自動溫控追溯系統中的。”記者向新野縣疾控中心和臥龍區疾控中心進一步瞭解,均表示已初步完成調查,狂犬病疫苗與被動免疫製劑的管理(藥品的採購、運輸與存放)、狂犬病暴露處置(傷口處置、注射狂犬疫苗與被動免疫製劑)與醫療救治等方面未發現異常。

那麼,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就能完全避免感染狂犬病的情況發生嗎?王庭柱表示,“根據已有案例分析,如果確診狂犬病,免疫失敗是多重因素的結果,可能與頭面傷口距離中樞神經近、犬傷情況嚴重以及進入體內的病毒量大有關,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並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狂犬病的情況發生,病毒一旦進入神經是不可逆的。”

類似情況如何處理

5月17日,記者致電河南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犬傷患者打疫苗須儘快。駐馬店市新蔡縣防疫站工作人員表示,各鄉鎮衛生院都有狂犬病疫苗,在Ⅲ級暴露、創傷面積特別大的情況下,需要儘早打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王庭柱表示,若不確定傷人犬隻是否攜帶狂犬病毒,犬傷患者應及時就醫,徹底對傷口進行沖洗、清創、消毒並注射狂犬疫苗,一般會在接種7天后產生保護性抗體。若犬傷暴露後專業醫師判斷爲Ⅲ級,應在7天內儘早注射被動免疫製劑,快速中和狂犬病毒。

目前,關於河南南陽一名3歲男童被狗咬傷不幸離世事件,新野縣公安局正在積極偵破。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千秋表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狗咬人造成傷害後果的,由狗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是流浪狗,由該狗處於流浪狀態之前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鑑於發生了被咬幼童死亡的嚴重後果,狗的飼養人或管理人在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之外,可能還涉嫌刑事犯罪。建議由公安機關予以追查,並根據該狗是否屬於烈性犬以及其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主觀狀態等決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