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鐵道報

株洲站鐵路老物件展

候車室裏“悅讀”百年站史

陳海東 唐小平 鄧 璇

老式信號燈、剪票鉗、舊款鐵路制服、泛黃的老照片……5月16日,國際博物館日前夕,走進株洲站高架候車廳,一件件鐵路老物件彷彿在靜靜地訴說着株洲站的百年往事,別具一格的“砥礪奮進百年華章”鐵路老物件展吸引着南來北往旅客的目光,引得大家駐足觀看。

株洲站地處京廣、滬昆鐵路幹線和長株潭城際鐵路交會處,是中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1905年,株萍鐵路通車時,株洲站建成。原先僅有1個站臺的小站,如今發展爲擁有6個站臺,集普鐵、跨線高鐵、城際、公交智軌於一體的“四合一”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株洲站已走過119年的風雨歲月。此次展示的近200件鐵路老物件包括獎牌證書、影像資料、設備物品及文件資料4大類。它們如同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將株洲站的歷史生動展現在大衆面前。

展覽櫃裏有一臺老式信號燈,它見證了株洲站信號系統的演變進程。株洲站黨委辦公室主任劉政介紹道:“株洲站信號樓歷經數次大型改造施工,幾經整體搬遷,均無縫對接、安全過渡,從6502型電氣集中到K5B型計算機聯鎖,再到現在的TYJL-ADX型計算機聯鎖以及投入使用的CTC系統,由手工操作在控制檯上摁按鈕,到如今輕點鼠標便能指揮‘鐵龍’馳騁,這些物件見證了鐵路行車設備的發展歷史,記錄了幾代株洲站人在鐵路運輸史上的默默奉獻。”

據悉,此次展覽的籌備工作歷時近2年。株洲站站史梳理小組梳理了車站發展脈絡,查閱了大量史志資料,採訪了多位在株洲站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廣徵博採、篩選甄別,整理出近3萬字的資料,徵集到不同時期近200件鐵路老物件。

對於許多曾經在株洲站工作過的老職工來說,這次展覽更像是一次難忘的回憶之旅。他們在這裏找到了當年的青春與激情,感受到了車站的發展與傳承。大家紛紛表示,這些老物件不僅僅是物質的遺產,更是精神的傳承,它們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繼續爲鐵路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株洲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張智紅激動地說:“老物件展承載着株洲站119年的歷史,體現了鐵路的文化底蘊。當車站發出老物件徵集的時候,我發動了我們全家幾代人一起尋找,翻出了不少老物件。我覺得在火車站這個窗口,把鐵路歷史呈現給旅客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老物件展示也吸引了不少候車的旅客駐足觀看。“在等候火車的過程,可以瞭解株洲站的百年曆史,這真是一次奇妙的體驗,爲我們旅客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文化盛宴。我們旅客不僅能夠直觀地看到珍貴的藏品,還能沉浸式地感受鐵路發展,真是太有意義了!”在株洲站候車前往北京旅遊的謝先生感慨地說。

如何讓鐵路文物走進大衆生活?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廣州鐵路博物館202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後,每年春運期間,該館舉辦的“能流動的博物館、會說話的老物件”主題展,都會在廣州局集團公司管內的大型客運車站展出。今年春運期間,該展亮相新建廣州白雲站。粵漢鐵路的百年股票、手提信號燈、不同年代的火車票等212件珍貴藏品首次在高鐵站與旅客“零距離”接觸,吸引了大量旅客駐足觀看。

博物館具有四大職能——館藏、學術、展覽和公共教育。當博物館藏品主動走進火車站,與老百姓面對面接觸,無形中履行着公共教育的職能,傳播鐵路文化的同時,也爲旅客的旅途生活增添了一份趣味和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