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雕塑家的油畫夢

唐澄波,1940年12月生於上海市,195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附中(四年制畢業)。1961年進入浙江美術學院(現爲中國美院)雕塑系(六年制畢業)。曾任浙江省雕塑家協會副會長、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雕塑院院長、浙江開明畫院副院長。現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雕塑家協會會員、浙江民進開明畫院藝術顧問、杭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杭州市園林協會會員。

杭州日報訊 5月12日,由浙江省雕塑家協會、杭州市美術家協會、民進浙江開明畫院主辦,杭州畫院(杭州油畫院)、杭州雕塑院、杭州市美協油畫創作委員會承辦的“唐澄波作品展”在杭州畫院美術館開幕。

執着追求 源自對藝術的熱愛

回憶起自己的從藝之路,唐澄波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當時正值解放初期,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他經常在紙上畫畫,特別喜歡臨摹報刊上刊登的米穀、趙延年的漫畫和其他連環畫。

1957年,唐澄波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附中,在附中學習時,他就已顯露出在藝術上多方面的才華。“莫樸先生是我學油畫的啓蒙老師。當時我的畢業創作就是油畫。”唐澄波說。由於成績尚好,附中畢業後唐澄波被直接保送到了浙江美術學院(現爲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後來在時任雕塑系主任蕭傳玖的動員下,唐澄波轉入雕塑系,歷經了六年的學習生涯後又留校兩年。

是金子總會發光。唐澄波憑着天分和勤奮,一步一個腳印,在藝術道路上紮實前行。唐澄波說:“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餘姚從事攝影工作八年,在杭州電影公司從事電影宣傳工作八年。而後在杭州市雕塑院從事城市園林雕塑工作,一干又是十七年。”可以說他的工作和生活,早已離不開藝術。儘管工作和繪畫的聯繫不多,但是在唐澄波的內心深處,一直蘊藏着對繪畫的熱情,有一個執着的油畫夢。

將內心感悟傾注於畫面

展覽現場,共展出了唐澄波的藝術作品一百幅。不少人看到畫作時都不禁會感嘆一句“畫得真好!”大到一面石牆,小到一株白菜,觀衆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細節。

在他的畫中,不難發現其對色彩和光影的微妙處理,獨具生活氣息。“唐澄波先生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位出色的、很有天賦的雕塑家,他的天賦不僅僅體現在雕塑藝術上,對繪畫的熱情也一直沒有減弱,成了一位懷揣油畫夢的雕塑家。”著名油畫家全山石這樣評價唐澄波,“他用油畫語言表達自己對客觀世界色彩美的感受,他善於把雕塑和油畫兩種姊妹藝術中的共同之處加以融會貫通,既注意到物象的造型之美,又充分發揮其色彩的魅力,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風格。”

繪畫的藝術語言,往往是一種溝通心靈的方式。在作畫時,唐澄波習慣將油畫的色感、觸感、質感進行交織、層疊、調和,尋覓其中無盡的玄妙,並將自己靈魂深處所感悟的色彩美傾注於畫面。

“從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在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白仁海看來,唐澄波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退休以後,他走南闖北,對於基層的人物形象把握,畫面既親切真實又非常感人。他能清晰捕捉到人物的精神特徵,因此他畫的人物畫非常傳神,非常有生活氣息。他的風景畫則更爲突出,特別是對崇山峻嶺、樹林的描畫,大氣而細膩,而且很有中國特色。”

繪畫成就了他退休後的快樂時光

“2000年退休後,我就在想,做點什麼呢?那就畫畫吧。”唐澄波感慨道。因此,他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油畫夢,毫不猶豫地拿起油畫筆開始畫油畫。

勤奮和天賦,塑造了唐澄波美好的藝術人生。而從夢想成真到如今,不知不覺已有二十多個春秋。其間他去了國內外不少地方採風,也畫了大量油畫。唐澄波說自己喜歡合羣,因此他常常和一羣志同道合的畫友在一塊交流切磋,他們對於繪畫的那股子執着認真勁兒,也感染和鼓勵着他一直畫下去。

於唐澄波而言,畫畫既是一種樂趣,又是一種生活。現在他仍然堅持每天創作,經常一畫就是大半天。他說自己的生活是沒有休息天的,每天都在“工作”。早上五六點起牀,做完家務事後就直奔畫室。這也是他退休後的一點追求。

作爲雕塑家的唐澄波,能從客觀世界中體悟到色彩美所引起的激動,這是種幸福。並且,他還能通過油畫的色彩語言把這種激動和幸福的感覺表達在畫布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油畫的奧祕,發現美,追求美,享受美。耄耋之年,仍堅持畫畫,繼續創作,這或許是種莫大的快樂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