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州日報

海潤船業1—4月開票銷售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小船”也能闖大洋

本報訊 (通訊員 蔡澤辰 蔡文斌 記者 嵇尚東) 日前,揚州海潤船業有限公司船舶建造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高大的龍門吊巍然矗立,耀眼的電焊弧光此起彼伏,5座船臺上10艘船體正在進行合龍,10艘訂單正在預製……海潤船業董事長王文清介紹:“1—4月,我們已交船11艘,開票銷售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海潤船業是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建造3萬噸以下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船、油化船及各類甲板船、開體泥駁船、油躉船等中小型專用船舶。目前在手訂單70艘,總價值1.5億美元。

手握衆多訂單,緣於海潤船業成功開拓出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新市場。“在手70艘訂單中30艘來自印尼。”王文清說,“印尼是千島之國,礦產資源豐富,運輸主要靠水運,因爲一些航道比較狹窄,所以對小型甲板船需求量大。”

近年來,面對國內外中小型船廠的激烈競爭,海潤船業加大技改投入、改進工藝,採用先進生產設備,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船舶建造中,焊接工作量佔總工作量的40%以上,是決定船舶建造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海潤船業焊接車間,一臺臺數控焊接設備沿着水平軌道滑動,機械手臂依次對結構件連接處進行焊接。除了焊接設備,海潤船業切割工藝也在不斷升級,從最初手工切割、火焰切割升級到等離子激光切割。

通過採用智能化設備和提升工藝,海潤船業所造船舶在船臺合龍時間只有約30天,比行業平均時間節約了一半。王文清介紹,海潤船業正在嘗試利用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和無餘量環形分段建造技術,進一步提高建造質量和效率。

在一座船臺上,一艘開體泥駁船正在建造。這是海潤船業自主設計研發的船型,船底有活動開啓裝置,開啓後即可自行卸料,進行填海施工作業。

液壓傳動裝置負責開體泥駁船船體的開啓和閉合。開體泥駁卸貨時,開啓必須同步同壓,否則影響船舶運行狀態,這對液壓傳動裝置性能提出很高要求。爲了攻克技術難題,海潤船業聯合江蘇科技大學、浙江海洋大學船舶與海運學院、德國力士樂集團聯合攻關,經過多次試驗、完善提升,成功向市場推出各類型開體泥駁船近百艘。

隨着國內外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電推及新能源船舶在國內外市場需求量攀升。“我們正在與相關科研院所,聯合研製及開發新能源中小型船舶,打造加速發展的新支撐點。”王文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