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发力新赛道 打造新引擎

石峰区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逸峰

通讯员/章雯璐 黄彩

石峰区提前布局新赛道,加速培育新能源、先进电力电子器件等新兴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一季度,在轨道交通产业产值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石峰区工业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开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9%,居全市第一。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3.6%,功率半导体、工业变流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9.4%。

提前布局新赛道

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5月17日,在清水塘产业新城中车双碳产业园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工程楼、联合厂房、物流厂房、研发试制厂房等主体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内一期电驱项目建成投用。

中车双碳产业园总规划用地约1000亩,规划建设成为集双碳业务总部、产品研发中心、批量制造基地、检测试验与中试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配套建设国内领先的园区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和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等样板示范性工程,建成后产值总规模预计超过100亿元。其中,一期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及关键部件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1亿元,将打造世界一流的乘用车电驱制造基地。

石峰区在巩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基础上,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建立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先进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产业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该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配套优势资源和招商顾问作用,深入完善产业链招商路线图,举办轨博会、功率半导体产业对接会等活动,大力推介新兴产业。在清水塘产业新城,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先后引入中车双碳产业园、三一能源装备、三一硅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今年一季度,石峰区引进新能源及工业电流产能扩充项目等链上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3.6亿元。三一硅能5GW电池片量产项目去年12月投产以来,企业产能充分释放,目前已实现产值3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5亿元。顺为科技功率半导体模块项目有序推进,土方工程已全面完工,正在进行挡土墙施工。

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2023年7月,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公布,株洲先进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产业集群榜上有名。该产业集群主要承载地位于石峰区田心片区,涵盖电力电子材料、器件与应用三大板块,集群总产值连续两年实现高速增长,已成为国内集聚度最高、省内规模最大的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产业基地,今年将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加快新兴产业聚链成群,落实新能源产业链‘链长+链主’制,依托中车系、三一系链接上下游,打通‘左右岸’,形成‘生态圈’,今年全区力争链上企业突破50家。”石峰区科工信局局长严婧介绍。

科技创新

引领产业迭代升级

中车株洲所打造新一代柔性绿电制氢系统,破解电氢耦合和大标方碱性电解槽难题,巩固该公司在绿电制氢领域的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

前不久,联诚集团第二台商用新能源机车下线,通过“油改电”让老旧内燃机车“启动”新能源,整车效率提升15%以上;

今年4月27日,株洲市首座全液冷超充站运营,其关键核心技术来源于九方装备的液冷超充先进技术……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引领产业迭代升级。石峰区聚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改造,放大“厂所结合”优势,发挥龙头企业人才、技术优势,在新兴赛道上持续发力,实现科研与生产无缝对接,在需求侧创新产品,在“短板”处填补空白。数据显示,近几年,该区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7%以上,2022年突破10%。

电驱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湖南中车时代电驱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和投入,新能源电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地位逐渐提升。目前,该公司电驱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前六,截至2023年底,其新能源汽车电驱累计交付100万台,今年有望年度交付100万台。

龙头企业强势引领,中小企业活力迸发。石峰区强化中小企业培育,构建“优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梯度培育机制,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纳入培育库,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成长能力。一季度,该区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中车时代电驱科技、三一硅能技术、兴晟新材料等一大批新建新投企业在本地孵化,正加速发展、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