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消息,“真是時代的眼淚,好多年沒有買過這類品牌了,以前還挺火的。”杭州白領李小姐向記者展示了她的寶貝,大大小小的水晶飾品擺滿了一整片,“這是限定熊貓款,還有當年很火的海洋之心,這頂灰姑娘的皇冠,結婚的時候還戴過,說實話有點後悔,施華洛世奇都是人造水晶,放到現在一點價值也沒有,回收也沒人要,要是結婚的時候買的是黃金頭冠,現在可就值錢了。”李小姐爲年輕時“投資失敗”而扼腕。

同樣陷入尷尬境地的還有少女的魔法盒——潘多拉。這些爆火的輕奢飾品品牌似乎一夜失寵,店鋪門口門可羅雀,不少網友都在社交媒體感慨——“真是時代的眼淚”“還有大冤種在買嗎?”“又醜又貴。”“還不如買黃金!”

輕奢珠寶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兩大巨頭潘多拉和施華洛世奇曾是年輕女孩們的造夢機,憑藉着高大上的專櫃體驗和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維持着“高端珠寶”的形象,可隨着時間發展,中國消費者更注重性價比和產品品質本身,輕奢飾品逐漸失去了品牌光環。

過去,大牌效應往往是消費者選擇商品時的重要考量因素,品牌知名度和奢華感往往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並促成購買決策。然而,近年來,隨着信息獲取的便捷性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向性價比更高的商品,而不再盲目追求大牌效應。

爲了改變中國市場的低迷狀態,輕奢品牌也在積極尋求轉變,但似乎效果並不佳。這兩個品牌又不約而同將目光轉向了培育鑽,潘多拉的培育鑽多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巴西銷售,價格在300美元以上,其中北美地區的收入佔最大比例,也是增長勢頭最大的產品。雖然培育鑽產品尚未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但不難看出品牌對此寄予厚望。

施華洛世奇今年4月宣佈在中國發售培育鑽Galaxy系列,國內消費者已經可以在官方小程序及門店購買,售價在幾千至數萬不等。

但在國際市場上,培育鑽石批發價格大幅下跌,據傳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正在計劃下調旗下培育鑽石品牌Lightbox的產品價格,最親民的價格僅爲600美元每克拉,很多業內人士認爲培育鑽價格仍未觸底。同樣,在國內市場,鑽石消費低迷,無論是天然鑽石還是培育鑽,價格都在下降,消費者對鑽石產品的興趣逐漸轉向了更爲保值的黃金飾品,市場被進一步壓縮。

對務實的中國消費者而言,要麼真金真鑽足夠保值,要麼品牌效應足夠覆蓋錢包的出血程度,輕奢產品定位模糊,已經很難讓他們心甘情願買單。

原標題:姑娘翻出一堆施華洛世奇後悔沒買黃金:真是時代的眼淚

編輯:周楊    責編:廖異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