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王原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获悉,针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向学校蔓延,加重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等突出问题,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制订印发《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启动实施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解决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和开展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等加重教师负担问题。对于法律法规政策有明确要求、有利于立德树人的活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规范有序进入校园。符合条件的社会事务事项进入校园需要严格执行审核、审批制度,相关部门将符合社会事务进校园条件的事项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汇总初审,报同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将相关事项列入白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并报上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备案。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

据介绍,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开展整治:组织学校和教师参与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等专项工作以及城市创优评先活动中,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场所开展相关工作或布置硬性任务的问题;社会事务未经过审批报备随意进入校园、频繁进入校园的问题;学校现有教育教学已有相关内容安排、仍重复部署安排活动的问题;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社会事务进入校园的问题;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打卡、接龙、做题、拍照、简报等重留痕轻实效形式主义问题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