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臣良将多毁于小人之手,这话真的是一点不假。譬如岳飞死于秦桧之手,袁崇焕死于魏忠贤余党之手。这样的事并非个例,而在很多朝代都有发生。

战国时期的赵国本也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做廉颇,一个叫做李牧,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们的大名。这两位悍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二,论能力绝对是佼佼者,战功赫赫鲜有人及。可惜英雄大多没有好下场,他俩最终都毁于一人之手,这个人就是郭开。

平心而论,郭开才情样貌都不差,而且嘴甜会说话,是那种很容易博得他人好感的人。但他极为势利,且贪好功名财富,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做事几乎没有底线。

郭开最初发迹是因为入了赵孝成王的眼,由他亲选当了太子赵偃的伴读。获得这个好差事后,郭开便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太子,因为他知道,只要将太子伺候好了,日后他的前途自然不必有心。

样貌清秀且聪慧机灵的郭开,很快得了太子的宠爱,权势和地位自然也是蹭蹭上涨。待太子成为赵王之后,他更是如日中天,成为了赵国的相国,行为更加放肆。

郭开得势跟廉颇和李牧的凄惨下场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说说廉颇,他本是赵国德高望重的老将,赵国所拥有的天下,有他不小的功劳。难得的是,居功至伟的廉颇还不爱显摆,是个颇为低调的人。不过,眼见郭开这样的佞臣得势,廉颇也是看不惯的,所以有时候难免跟郭开呛声几句。

郭开心眼多小啊,虽然他明面上不敢驳廉颇的面子,但他敢背地里使坏,他向赵悼襄王进谗言,害得廉颇没了兵权,逼得他投奔了魏国。

后来赵王又想起廉颇,想要启用他的时候,郭开又买通了使者,让他谎报廉颇的实情,说他老的不堪大用。赵王闻言便不再想廉颇了,害得廉颇最后沦落到楚国,后半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客死他乡。

相比于廉颇的凄凉,李牧的下场更惨一些。李牧是继廉颇之后赵国的又一个顶梁柱,也算是赵国最后的希望,但这个希望最后也被郭开摧毁了。

当年秦国已有打算吞并赵国,为此秦王派遣了领军将名将王翦。奈何李牧太过强悍,将赵国护卫地严严实实,让王翦也头痛不已,始终寻不到击破的要领。后来,秦王只好使了阴招,他命人带重金贿赂郭开,还许诺他荣华富贵,只要他能制住李牧。

郭开这个没良心的家伙,见到重利立马忘了自己的家国,很痛快地就同意了秦国的要求。他在朝中散布流言,说李牧勾结秦军,还伪造了假的书信给赵王迁看。赵王迁跟他爹一样是个糊涂蛋,当即信以为真,不仅夺取了李牧的兵权,还将其杀害。

之后的事自不比说,赵王自毁城墙的做法,最后断送了自己的江山,赵国被秦王吞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