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昨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關於進一步支持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關情況。發佈會上,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天開高教科創園開園以來,吸引北京方向的成果接近50項,承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海河實驗室轉化成果69項,湧現出一批重量級的創新成果。

據介紹,天開園開園以來,我市大學生創業意願明顯上漲,目前僅天開廣場內的師生及校友企業就達到了366家。在政策升級版中,根據園區企業實際,圍繞師生創新創業的需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升級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大了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在津的高校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在天開園轉化,對科研人員的(收益)分配比例由原來的70%提高到了75%以上,鼓勵高校將更多的成果在天開園落地轉化。

二是拓寬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支持高校根據成果轉化的需要,將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的國有股權,轉由所屬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學科技園運營公司,或者是新型研發機構,可以是技術轉移中心,也可以是資產管理公司等主體持有。進一步爲高校放權賦能,通過市場化的機制助力高校成果轉移轉化,減少行政管理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阻礙和制約。

三是推動高校院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支持高校院所、海河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一系列的高水平創新平臺,通過招募社會化的團隊或者是自主運營的方式,將科學儀器和實驗設施,面向園區企業開放服務,允許將不超過50%的收益獎勵給運營團隊,通過對服務園區企業的運營團隊給予一定的獎勵補貼。進一步加強對高校將大型儀器設備向園區企業開放共享的支持力度,具體標準可以由相關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