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网

日前,“五育赋能‘心’成长”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学生心理健康“悦心”大讲堂启动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优秀校园心理剧展演、“悦心”大讲堂、搭建市级心理健康宣教专栏、启动全市中小学体育锻炼季……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进一步推动五育赋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着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和水平。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教委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承办。教育部体卫艺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和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出席并讲话。

会上,来自北京市丰台区嘉园小学、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等6所学校的同学们,通过生动的心理剧,展现了同学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参加展演的6个剧目在北京市第四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成果征集与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特等奖。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校园心理剧在形式上是一种戏剧表达,但其本质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其情感慰藉和疗愈的作用,开展创作、表演、观赏和分享交流等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温暖和更加打动人心的引导、支持与关怀。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在启动仪式后开启了“悦心”大讲堂第一讲。“悦心”大讲堂由首师大心理学院牵头成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专题报告,主讲团队由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曹庆久、首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岳晓东等知名专家组成。大讲堂每个季度将聚焦一个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互动交流,包括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家校社医”协同共育以及心理教师自我关爱等。每月还将推出一期录播内容,常态化推送至各校让全体教师学习。

北京市级心理健康宣教栏目“悦成长”将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负责搭建,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各区各校心理教育经验和特色做法、相关视频文章征集等,针对学生和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宣教。目前,该中心针对中高考学生和家长制作推出了“考生加油站”系列心理短视频,根据考试进程中考生和家长会遇到的普遍的心理波动,采访心理专家和教师进行纾解和引导。

此外,后续还将启动全市中小学体育锻炼季活动;各区也将推出各具特色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如主题讲座、心理志愿服务、“助力中考”减压游园活动、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论坛、阳光少年节、“独一无二的我”学生作品创作大赛、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功大赛等。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表示,要注重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尤其要发挥体育功能作用,注重体育锻炼的普及性、有效性、趣味性,努力实现“区区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比赛、人人都参与”,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强化校内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后3点半体育活动,狠抓课间10分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注重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重点在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上下功夫。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综合性系统工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场域,需要家校社协同,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合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