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就此確立。秦始皇統治時期創立了許多封建制度,爲我國曆朝封建制度的更新和演變提供了基礎。一直到清朝時期,清軍入關,滿族人統治中原地區,我國的封建制度也由此走向巔峯。我每個人都幻想過自己能夠出生在古代,做一名皇帝。而我們往往的幻想都是利於九五至尊的位置,利用皇帝身份的便利,爲自己謀求衣食無憂,錦衣玉食的生活。但當我們恢復理智時,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唯心所欲,即使是封建時代的皇帝也不可以。

有抱負的皇帝自不用說,他們心中有着天下子民,裝着廣闊疆土,一個好皇帝勵精圖治,是希望將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百姓生活更加美滿。而那些驕奢淫逸的皇帝,也並不能像想象中那麼無憂無慮,首先,我國古代的諫官系統對他們產生了很重要的約束作用。其次,百姓對君王的評價也深深影響着君王的舉動。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一個皇帝受到天下人不滿,遭到天下人唾棄時,那麼也就距離天下人起兵造反不遠。所以人們常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到了清朝晚期,對於清朝皇帝來說,治天下更加的難。由於長期以來的閉關鎖國政策,我國那時在國際上處於較低的位置。在許多西方國家進行制度改革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國卻錯過了發展的時機。後來到了1840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國國門。清朝士兵被英國士兵打得一敗塗地,由此,我國簽訂了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條約。在這時候,清朝的一些有識之士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決定通過器物層面的改革,來挽病入膏肓的清王朝,於是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興起。在洋務運動時期,清王朝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於洋務運動並沒有觸及到我國封建制度的根本,馬關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洋務運動的失敗,讓這些站在時代前沿的思想家,改革家意識到,如果不觸及到封建制度的根本,任何的改革都不會取得成效,於是改革派就此興起。從最開始的公車上書到百日維新,再到戊戌六君子被害,維新運動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也失敗了。由於以慈禧太后爲首的封建舊官員的阻撓,也由於維新派的軟弱性,總之,制度層面的維新運動也遭到失敗。不僅如此,就連極力推行維新運動的光緒帝也被慈禧太后困在了瀛臺,而光緒帝心愛的妃子也在之後被慈禧太后殺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