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走向或成爲關鍵。

經歷了4月的短暫蟄伏後,美股上週終於迎來了新里程碑,在道指突破40000點大關推動下,三大股指一同刷新紀錄新高。

雖然美聯儲官員仍然在降息問題上態度謹慎,強勁的企業業績、經濟數據降溫增強了投資者對貨幣政策年內轉向的希望,帶動風險偏好升溫。未來一週,市場將迎來財報季尾聲的重頭戲——英偉達,科技股的表現有望持續成爲市場新動力

經濟通脹齊降溫

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通脹終於迎來拐點希望。除去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核心CPI在連續三個月上漲0.4%後,4月份上漲0.3%,同比增速回落到3.6%的近三年低位。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通往2%通脹率的崎嶇之路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他從分項指標中發現,住房成本仍然是個麻煩,同時服務價格依然太高了,“這些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勞動力成本的影響。考慮到勞動力市場正在走軟,工資增長放緩,相信這種趨勢將在今年剩餘時間持續。”

與此同時,隨着美聯儲緊縮政策效應開始產生更大影響,經濟失去動力的跡象也在增加。高利率正在威脅房地產復甦,並使製造業陷入困境。上月美國營建許可申請下降0.8%,爲8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佔到美國經濟10%的製造業產出下降0.3%,較3月進一步下滑。

作爲重要經濟前瞻數據,諮商會領先指標在4月份下跌0.6%,這是繼3月份下跌0.3%後連續第二個月下跌。諮商會商業週期指標高級經理拉莫妮卡(Justyna Zabinska La Monica)表示:“數據再次下降證實了未來經濟形勢的疲軟。”她說,日益惡化的商業條件、疲軟的新訂單加劇了這種下降。雖然不再預示經濟衰退近在眼前,但指向未來增長的嚴重阻力。

經濟逆風和降息預期打壓中長期美債收益率回落,與短期利率預期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周跌4.4個基點至4.82%,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尾盤逼近4.40%關口。芝商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顯示,美聯儲9月首次降息的可能性爲68%。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曾特納(Ellen Zentner)上週重申了9月首次降息的判斷。

相比之下,美聯儲內部對降息依然謹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週的公開講話中表示,預計通脹將回落,“不過信心並沒有以前那麼高,從數據看我認爲我們下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他補充道,“我們更有可能保持政策利率不變。”

他的觀點也與包括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內的多位官員相似,短期內他們並未獲得任何改變貨幣政策立場的理由。德國商業銀行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巴爾茨(Christoph Balz)在報告中表示,數據總體上支持了美聯儲降息的希望,但也表明政策制定者並不着急。

施瓦茨對第一財經表示,從物價角度看,美聯儲需要看到通脹數據連續放緩,才能確信指標正在可持續地向2%的目標邁進。他也注意到,有關消費者債務和拖欠的數據仍顯示出一些家庭面臨壓力的跡象,預計消費者支出將放緩,但依然健康的勞動力市場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支持消費需求,從而支持經濟擴張。施瓦茨認爲,如果經濟數據保持目前的趨勢,美聯儲將爲9月行動做好準備。

科技股有望延續強勢

在降息預期捲土重來的背景下,三大股指自4月下旬以來開始了新一輪漲勢。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所有11個板塊再次全部站上了代表中長期趨勢的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

對利率敏感的板塊重新成爲了市場主角。道瓊斯市場統計顯示,科技、公用事業和房地產是最近反彈的主要板塊,分別上漲11.3%、10.1%和7.9%。在OpenAI上週發佈新款模型GPT-4o之後,有關芯片和人工智能行業的個股過去一週表現活躍。

資金流向上,美國股票基金重新獲得了投資者的追捧。根據倫交所(LSEG)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上週美股經濟淨買入規模達到57.8億美元,創3月以來新高。其中投資者主要買入的是大盤股基金,增持規模達到了53.8億美元,這也體現了近期科技巨頭表現強勢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上週創下新高後漲勢有所放緩。Dakota Wealth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帕夫利克(Robert Pavlik)對此分析稱,投資者完全消化了經濟數據,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尋找下一個催化劑。

未來一週, 英偉達公佈季度業績時,市場的勢頭將受到考驗,外界將關注業績指引是否依然保持強勁增長,目前這家人工智能風向標企業股價再次逼近歷史高位。投資者也在關注更多經濟數據,以尋找足以支持今年降息的進一步跡象。Plumb Funds首席執行官兼投資組合經理普魯姆博(Tom Plumb)表示:“在市場創下里程碑和新高後,短期盤整往往是爲了新行情的蓄勢。 ”

對於市場前景,高盛認爲,投資者的熱情很大程度上已經在市場中得到體現,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應該拋售,“因爲基本面背景仍然‘非常好’, 目前上行風險大於下行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