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組。

1、4 月通脹點評結論和展望:5 月翹尾因素影響減小,PPI 同比爬升幅度有望增加。非食品項有望拉動CPI 同比繼續小幅上行。從5 月份的高頻數據看,農產品批發、重點蔬菜和鮮果等食品類相關的價格指數表現仍較弱;但與出行鏈和生活用品相關的汽油、燃氣、高鐵、賓館等相關價格均有上行基礎。我們預計,在非食品項的拉動下,5 月份CPI 同比有望維持在0.3%-0.5%之間。5 月份翹尾因素的負向影響明顯減小,PPI 同比降幅有望出現明顯收窄。受國際輸入性通脹影響,在石油和有色相關產業鏈價格上行的影響下,4 月份PPI 同比降幅收窄。對於5 月而言,在地緣政治衝突事件不斷、美聯儲降息推遲等多重預期影響下,國際油價和有色金屬在階段性回調後,大概率仍會震盪上行,這有望繼續帶動國內相關產業鏈的價格保持相對強勢,此外,國內定價的多種工業品價格在4 月底開始出現上行的積極信號,但上漲趨勢是否可持續仍有待觀察。值得一提的是,與4 月份相比,5 月份PPI同比中的翹尾因素負向影響從-1.8%收窄到-1%,這或帶動PPI 同比降幅出現大幅收窄。

2、四月社融怎麼看?貨幣當局對信用擴張的態度更加偏向於追求“質”,而非單純的“量”。這在近期監管行爲上(例如,爲防止資金空轉而禁止手工補息)得以充分體現,關注監管思路變化對機構行爲的影響。對於市場而言,傳統金融指標的顯著變動一時可能造成心理衝擊,但隨着金融數據質量的提高與有效融資需求的顯現,金融與經濟走勢的相關性會明顯增強,預測能力也將提升。大類資產方面,維持債券總體佔優的前期判斷;短期來看,直接影響債券收益率走勢的因素還是政府債供給進度。出於對長期收益率偏低的擔憂,在財政放量的初期,央行或不急於開展“降準降息”的操作。

策略組。

1、年報和一季報透露的關鍵變化和投資機會?23 年年報和一季報顯示A股盈利整體仍然承壓,但拆分主要指標仍然有亮點。三方面的線索值得重點關注:1)上市公司海外營收佔比普遍提升;2)整體A 股資本開支增速自2023 年中期的高點後持續下滑;3)2014 年以來整體上市公司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穩步提升,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近近幾年逐漸上行。出口方面,整體看外需韌性仍在,支撐出口同環比雙增。對多數國家地區的出口增幅均有改善,主要品類中汽車零部件、家電、傢俱、集成電路仍然是出口增速較高的領域。社融方面,雖然4 月社融負增,但在政府融資和房地產政策加快落地的背景下,二三季度的新增社融有望邊際回暖。綜上,外需方面,出口仍有望保持改善趨勢。國內方面,結合年報/一季報,中長期推薦關注此前產能經歷了較長時間收縮,盈利拐點已現的資源品、信息技術、醫療保健以及產能去化尾聲的中游製造。在當前社融增量增速相對低迷,而利率中樞相對較低,呈現典型的資產荒背景下,兩類A 股有望給投資提供較爲穩健的回報。

第一類,是各行業績優的龍頭,(以中證A50/300 質量/績效指數爲代表)第二類,是與信貸相關度較低的行業,(如出口鏈、與地產相關度較低的消費、科技醫藥等領域)。

2、從中長期角度,我們建議關注全球重視下碳中和全產業鏈崛起(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增加,以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元宇宙、自主可控等產業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