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黎雪晴 塗圯凡

在江西的這片廣袤土地上,紅色是最鮮亮的底色。星羅棋佈的紅色資源,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綿亙百年的精神文脈,勤樸嚴實的教育堅守,涵育出南昌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一中”)這所百廿名校。

學校黨委在中共南昌市委教育工委的正確指導下,堅守立德樹人的主線,踐履“紅梅黨建”的初心,把穩 “黨教深融”方向,沿着“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坦途,藉助第二批主題教育良機,突出“五筆輸入法”,用心用情豐富一中黨建的新內涵,專心致志勾勒一中黨建的新圖景。

一、起筆“理論鑄魂”,細描政治建設“主線條”

“主心骨”就位,“主線條”才能清晰。學校黨委堅持“四個意識”,讓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加強理論學習,強化政治建設。作爲市教育系統第二批主題教育試點單位,學校將主題教育縱深到學校各項工作的“神經末梢”,以“學生教師點單、黨委派單、黨員接單”的服務模式,全面啓動“實話實說工程”,開放“書記校長信箱”,開展“面對面”對話100多次,收集一線師生意見建議80餘條,並已全部立行立改,始終把學校各項工作放在離師生最近的地方。

二、行筆“垂身示範”,勾勒雙向奔赴“深輪廓”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學校黨員教師率先引領示範用行動回應關切,用努力映射出雙向奔赴的美好畫面。

通過成功舉辦全市普通高中的“雙新”教學開放日和學發中心項目組成果展示活動,獲評省紅色基因示範校和市十佳思政教育示範基地,展示出優質示範“強之圖”;指導落實“雙減”“雙新”改革工作,打造出“普惠幫扶+特色活動”的課後服務好樣板,展現心理健康、生涯教育、選課走班的自身特色,描繪出教學改革“新之景”;陽光體育運動、社團“嘉年華”以及全校3000餘名師生與家長共同參與的“大思政教育成果展示暨跨年藝術聯歡”,更是書寫出五育融合“亮之篇”。

三、縱筆“深度融合”,點染多點發力“均衡面”

學校黨委嚴格落實各項基本制度,按時按要求開展活動,建立健全黨員和支部的考覈細則, 做到制度建設長效化;黨委班子成員下沉班級、教研組、年級組,各支部一年來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50次,社區志願者活動16餘次,形成組織生活規範化;同時,在民盟市委的指導下,順利完成選舉換屆,學校成立“民盟之家”,達到統戰工作優勢化。

四、落筆“提質強能”,潑墨重彩亮麗“質感畫”

學校黨委書記努力抓實“書記領航”行動,領題攻薄促弱,調研有聲有色,奮力激活“黨建+”關鍵領域,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學校黨委通過準則強化、學習涵養、榜樣引領等方式,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完善“勤廉校園”建設,厚植“黨建+師德師風”的底色;抓穩十佳思政教育基地和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建設,通過加大教學“供給側”改革,打開學生“需求側”圍牆,重視教育“評價側”導向,提升“黨建+大思政”的成色。

五、收筆“品牌特色”,定格高速發展“實景圖”

一中黨委繼續以“紅梅贊”黨建品牌爲依託,堅持“五育爲本、國學爲基、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辦學方針,創新“169”黨建工作法,把黨建工作擺進當下教育改革的實景中,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日常中、“國學人文”特色縱深的實踐中、“兩院文化”(院士文化、書院文化)內涵提煉的思考中。一中學子與時俱進的人才畫像,一中教師精進卓越的師者風範,百廿一中自信向前的“千里江山圖”正以穩健的教育筆調循序鋪展。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