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處於上升通道中的修整階段,短期調整無礙於中期趨勢繼續向好。因此,投資者不必糾結於短期的市場調整,應順勢而爲,逢低佈局於經濟修復下的順週期性行業和高景氣板塊。

來源  |  巨豐金融研究院

編輯  |  白鹿

投資策略

隨着二季度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持續發揮作用促進內需不斷恢復、貨幣政策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政府債融資增速加快等將會對社融起到提振作用。短期來看,宏觀數據和金融數據的發佈,對市場情緒面形成短期干擾,不過,宏觀政策方面的以舊換新、地產行業超預期政策,有望進一步促進經濟維穩和回暖,在穩增長政策引導下,國內經濟基本面有望進一步鞏固和改善。目前,市場處於上升通道中的修整階段,短期調整無礙於中期趨勢繼續向好,因此,投資者不必糾結於短期的市場調整,應順勢而爲,逢低佈局於經濟修復下的順週期性行業和高景氣板塊。

板塊機會

1.電池行業

2.製冷劑行業

一.A股市場綜述

本週市場呈現出寬幅震盪,三大指數呈現小幅下跌上證綜指周跌0.02%,深證成指周跌0.22%,創業板指周跌0.70%。從行業表現來看,兩市行業呈現漲多跌少,房地產、建材、建築、銀行、輕工製造、紡織服飾、消費者服務、交通運輸等行業漲幅居前,煤炭、醫藥、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綜合、機械、汽車、基礎化工等行業呈現回調。從市場風格上看,價值風格略爲佔優,成長風格出現降溫跡象。從寬基指數表現來看,大盤價值、上證50、申萬50、巨潮大盤、中小300、上證180、滬深300點等寬基指數漲幅居前,科創50、中盤成長、創業大盤、創業板50、中證500、創業板指、大盤成長等寬基指數小幅回落。

從北向資金流向來看,北向資金繼續呈現淨買入狀態,從北向資金的行業流向來看,計算機、銀行、機械、電子、汽車、輕工製造、農林牧漁、建材等行業淨流入較多,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通信、電力及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淨流出。

圖表1:本週主要指數表現

從行業指數來看,兩市行業呈現漲多跌少,房地產、建材、建築、銀行、輕工製造、紡織服飾、消費者服務、交通運輸等行業漲幅居前,煤炭、醫藥、電力設備及新能源、綜合、機械、汽車、基礎化工等行業呈現回調。

細分來看,16個行業實現上漲,14個行業出現下跌。其中,房地產周漲(12.49%)、建材周漲(4.37%)、建築周漲(3.55%)、銀行周漲(2.84%)、輕工製造周漲(2.49%);煤炭周跌(2.20%)、醫藥周跌(1.98%)、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周跌(1.61%)、綜合周跌(1.43%)、機械周跌(1.32%)。

圖表2:中信行業漲跌幅

從規模指數表現來看,寬基指數呈現漲跌互現。大盤價值周漲(1.54%)、上證50周漲(0.62%)、申萬50周漲(0.41%)、巨潮大盤周漲(0.41%)、中小300周漲(0.36%);科創50周跌(1.66%)、中盤成長周跌(1.22%)、創業大盤周跌(0.87%)、創業板50周跌(0.81%)。

圖表3:寬基指數漲跌幅

北向資金方面,從北向資金流向來看,北向資金繼續呈現淨買入狀態。從北向資金的行業流向來看,計算機、銀行、機械、電子、汽車、輕工製造、農林牧漁、建材等行業淨流入較多,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通信、電力及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淨流出。

圖表4:北向資金行業資金流向

以下是當週陸港股通資金買入和賣出金額變動最多和持股比例變動最大的20只個股以及從行業維度觀察的北向資金變動情況,供大家參考。除此之外,南北向資金也僅僅是市場參與者之一,歷史上並不乏資金加倉後出現暴跌的情況,所以大家還需多方參考,謹慎對待。

圖表5:本週北向、南向資金A股、港股持倉

三.下週策略和重點關注行業及個股

宏觀政策及數據回顧:

1、4月CPI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0.1%,漲幅好於季節性(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均值-0.13%),主要由非食品CPI上漲拉動,非食品CPI環比由降轉漲至0.3%,食品CPI環比則下降1.0%。

2、2024年4月PPI環比下降0.2%,較前一月降幅小幅擴大,受去年基數影響,同比降幅收窄至2.5%。結合4月PMI和出口數據,外需或對生產端有所支撐,內需修復情況仍需觀察。

3、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爲8.3%,較3月下降0.4pct,表外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爲主要拖累因素。4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14236億元,拆分社融(增量)結構來看,各項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少增,政府債、直接融資、表外融資、人民幣貸款(社融口徑)分別同比少增5532億元、3254億元、3111億元,1125億元。

4、財政部招標首發400億元人民幣30年期特別國債,爲今年首期。根據《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5月17日、5月24日、6月14日將分別發行30年、20年、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

5、文旅部等五部門日前印發《智慧旅遊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用好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推動旅遊應急指揮中心、智能閘機、景區智慧屏、票務系統、電子講解等改造升級。

6、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從環比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97%。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

7、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43401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73913億元,同比增長0.3%。從環比看,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0.03%。

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電力生產增速有所加快。4月份,規上工業發電量6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增速比3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日均發電230.0億千瓦時。1—4月份,規上工業發電量293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

市場及投資策略:

本週市場整體呈現出高位震盪,兩市股指出現衝高回落,行業板塊繼續呈現出分化和局部輪動,週期、科技、消費、金融、農業、軍工板塊再現結構性輪動。節後市場的持續性衝高後,短期獲利盤迴吐以及市場資金調倉引發A股調整,市場整體情緒偏向於謹慎。此外,宏觀數據和金融數據的發佈,對市場情緒面形成短期干擾,不過,宏觀政策方面的以舊換新、地產行業超預期政策,有望進一步促進經濟維穩和回暖,在穩增長政策引導下,國內經濟基本面有望進一步鞏固和改善。短期來看,市場處於上升通道中的修整階段,短期調整無礙於中期趨勢繼續向好,因此,投資者不必糾結於短期的市場調整,應順勢而爲,逢低佈局於經濟修復下的順週期性行業和高景氣板塊。

央行披露前四個月新增社融12.73萬億元,新增貸款10.19萬億元,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狹義貨幣(M1)餘額66.01萬億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前四個月淨投放現金3866億元。前四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2024年前四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12.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4萬億元。

4月金融數據調整幅度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原因包括規範治理手工補息、存款產品“擠水分”等技術性因素。季節性因素也是造成4月金融數據波動的原因之一。隨着二季度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持續發揮作用促進內需不斷恢復、貨幣政策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政府債融資增速加快等將會對社融起到提振作用。

1-4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主要得益於對新興市場進出口持續向好發展,對歐美等市場進出口增速改善。海外製造業PMI景氣上升,外需回暖,以及外貿政策作用發揮等提升了出口動能,隨着全球降息預期增強,登加海外庫存週期見底,有望增強外貿持續向好預期。

4月CPI同比上漲0.3%PPI同比下降2.5%,體現經濟企穩仍然有待觀察。節後市場總體維持較強運行,階段性受到了負面因素撫動,其中有貿易保護主義拍頭、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但4月經濟數據總體向好和資金佈局市場意願持續提升,有望對沖短期負面因素對市場的階段性影響。已公佈經濟數據中金融數據與市場預期存在一定差距,但宏觀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存量資金充足,預計市場對於這一影響因素反應有限。

此外,證監會修訂發佈《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繼續全面落實國九條。國內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持續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

整體來看,市場震盪上行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因此,在行業配置上。新“國九條”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進一步提升了投資者對於高股息及績優行業的偏好,因此績優及分紅預期穩定的行業有望獲得市場資金持續關注。另外,基於政策催化機會的行業板塊可以繼續關注,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等。行業關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非銀、建築材料、汽車等。主題關注:高股息、一帶一路、中特估、新質生產力等。本週我們繼續關注市場結構性機會,主要關注電池板塊以及製冷劑板塊。

板塊機會

電池行業:中汽協發佈最新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85萬輛,同比增長33.5%,環比下降-3.74%,市場佔有率達36%。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5.4GWh,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40.9%。車市降價潮凸顯新能源汽車性價比,疊加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落地將共同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釋放,帶動產業鏈排產持續回升。

工信部近日發佈鋰電池行業規範(2024年本) 徵求意見稿, 延續了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製造項目、 企業研發費用不低於當年主營業務收入3%等表述;對電池能量密度、 循環壽命, 材料克容量等性能參數提出更高要求;新增各材料環節綜合能耗指導要求;提出企業應開展鋰電池碳足跡覈算。新版行業規範指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製造項目、 提高產品質量, 並對電池及各材料環節性能要求進一步提升, 具有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的頭部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隨着海外政策的放寬調整,疊加國內政策推動環節低質產能出清,負極行業格局有望加速優化,具備差異化產品和海外產能佈局的頭部企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機遇。目前負極材料價格跌勢放緩,整體下探空間有限,負極加工費開始止跌企穩,在產品、產能佈局、成本等方面具備優勢的龍頭企業有望率先迎來盈利修復。建議關注具備優質海外產能佈局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容百科技當升科技科達利;以及受益於材料端限制放開的負極材料企業璞泰來杉杉股份、尚太科技;電解液企業天賜材料新宙邦;隔膜環節建議關注乾溼法龍頭企業恩捷股份

製冷劑行業:周內螢石價格穩重上揚,國內97%溼粉市場出廠含稅均價在3510元/噸,較上週四上漲1.45%,97%溼粉主流出廠價格參考:華北市場3350-3450元/噸,華中市場3500-3550元/噸,華東市場3550-3650元/噸。受有關政策影響,國內螢石礦山安全檢查嚴格,導致開採難度保持高位,部分企業的原料短缺問題依然存在。

國內製冷劑R22均價爲2,600元/噸,較上週上漲1.96%;製冷劑R32均價爲33,000元/噸,較上週上漲4.76%,製冷劑R125、R134a、R410a均價與上週持平,分別爲45,000元/噸、32,000元/噸、36,000元/噸。需求方面,5月國內家用空調企業總排產2,189萬臺,其中內銷排產1,377萬臺,同比增長22.6%;外銷排產812萬臺,同比增長26.3%,下游整體需求向好帶動市場採購情緒上漲供應方面,主要生產裝置以正常運行爲主。成本方面,螢石礦山開採延續緊張格局,氫氟酸平穩運行,成本面支撐較強。展望後市,旺季背景下需求強勁,預計短期內製冷劑價格穩中上行。

配額政策落地在即,三代製冷劑有望進入高景氣週期。24年起三代製冷劑供給進入“定額+持續削減”階段,同時二代製冷劑加速削減,四代製冷劑因爲專利問題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形成替代,製冷劑供給端持續縮減。同時隨着熱泵、冷鏈市場發展以及空調存量市場持續擴張,疊加東南亞國家制冷劑需求擴張等因素,需求端保持穩定增長。未來製冷劑市場供需缺口將會持續擴大,製冷劑價格穩定上漲,擁有較高配額佔比的公司將充分受益。建議關注:金石資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華科技、永和股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