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海洋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帶是其農業經濟的傳統主打產品之一。近年來,當地啓用數字化系統,海帶的加工、運輸和銷售跑出了“加速度”。

眼下正值海帶收穫期,在霞浦縣沙江鎮,漁民們駕駛着漁船穿梭在海帶養殖區,利用吊機將一條條海帶繩拖上來裝船。

海帶收完就要晾曬,在過去,漁民們會把海帶運回岸上,在漁排、山坡或者門前屋後的空地上進行晾曬。然而,人工拖運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海帶也容易損壞。這兩年,沙江鎮啓用了數字化海帶脫水智慧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吊裝、烘乾和包裝海帶。只需要把溼海帶掛在長1500米的輸送鏈條上,6個小時後就可以變成方便貯存的幹海帶,大大提升了晾曬效率,也節省了人力。

海帶一部分直接銷往各地,一部分則被加工成不同種類的食品。在霞浦縣的一家海帶加工企業的車間裏,工人們正熟練地給海帶“做造型”,他們用靈巧的手指一繞、一拉,原本長條狀的海帶就變成一個個漂亮的海帶結。

爲了拓寬海產品銷售渠道,當地還配套設置了冷鏈物流系統,搭建集線上線下爲一體的海產品營銷平臺,建立電商產業園。隨着“互聯網+漁業”的優勢逐漸顯現,也讓越來越多的海產品銷往全國,進入海外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