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雁棲青年論壇——開放指令集架構(RISC-V)生態專題論壇,5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舉辦。

本次論壇設有“RISC-V開源芯片”“RISC-V軟件生態”“RISC-V與先進計算”“RISC-V與人工智能”“RISC-V與安全”五個專題,來自RISC-V領域的學術界、產業界專家學者和青年科學家代表分享RISC-V領域前沿科研進展,共同交流探討RISC-V技術發展趨勢,研討處理器芯片技術與產業變革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科學院雁棲青年論壇——RISC-V生態專題論壇舉辦。中國科學院/供圖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作題爲“開源處理器芯片的機遇與挑戰”的主旨報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林詠華、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武延軍、浙江大學教授孟建熠,分別作“大模型2.0時代的算力需求與挑戰”“RISC-V原生基礎軟件棧”“RISC-V推動新型計算架構創新”主題報告。

雁棲青年論壇是由中國科學院發起主辦的青年科學家高端學術論壇,秉承“啓迪、探索、突破”的永久主題,立足基礎科學研究突破、推動倡導國際合作、促進青年快速成長三大任務,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重大問題,匯聚優秀青年科學家開展研討和鼓勵爭鳴,促進源頭創新和前沿交叉,凝練提出前沿研究重大科學問題。

這次專題論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北京開源芯片研究院共同承辦。

據論壇主承辦方介紹,幾十年來,處理器指令集均屬於公司私有,或無法獲取,或需授權費。201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推出開放指令集架構RISC-V,首次提出“指令集應免費”的理念,任何公司、研究機構都可以在RISC-V架構上進行研發,並在全世界形成普遍共識與積極投入,正在加速引領新一輪處理器芯片技術與產業的變革浪潮,已成爲全球公認的繼X86、ARM之外處理器生態發展第三條路線,全球處理器生態發展迎來重大變革機遇。

近年來,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尤其隨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加速應用,對處理器芯片的技術創新需求正與日俱增。以RISC-V爲代表的基於開放開源模式,構建共享處理器生態成爲新趨勢,基於開源指令集RISC-V研發開源共享、指標先進的共性底座技術,通過底層技術的開源開放可實現開放與自主的融合,形成全球共建共治、互不制約的產業新生態,也是中國通用處理器芯片產業難得的發展機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