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5月19日電 (記者 閆旭)“AI文藝作品有藝術價值嗎?”“當代青年應該接受還是拒絕自己的平凡?”18至19日,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理工大學、閩江學院6所高校的30位辯手圍繞這些辯題展開“思辨大戰”。

5月19日,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福建省代表隊選拔邀請賽決賽在福州舉行。中新網記者 閆旭 攝

由福建省科協和福建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福建省科協閩臺科技交流中心承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福建省代表隊選拔邀請賽在福州舉行。

比賽中,辯手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進行論證,在妙語連珠的較量中暢想科技創新帶來的必然發展和對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理解與思考。

華僑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最終分別獲得冠亞軍,並將作爲福建省代表隊參加7月下旬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來自華僑大學的辯手李佳陽去年曾參加海辯賽,與臺灣的朋友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打比賽之前還會來找我們討論辯題或模擬辯論,所以我們今年參加海辯賽是去見見老朋友,也展示我們在辯題上新的思考。”她對此滿懷期待。

兩岸專家評委評選出團體前四名、最佳辯手1名、優秀辯手6名、優秀指導老師4名等獎項。

海辯賽自2002年創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22屆,形成了賽制獨特、辯題獨到、活動獨創、成果獨秀的兩岸青年交流形式,成爲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的特色品牌項目和兩岸大學生傳承中華文化、展現思辨風采、增進感情交流的青春舞臺。第二十三屆海辯賽由福建省科協、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主辦。

此次賽事評委、三明學院臺灣教授翁錦棟表示,海辯賽提供兩岸青年交流溝通的機會及渠道,通過雙方的辯論,兩岸大學生可以嘗試以正反方不同的角度、立場來探討人生價值、追求事實和真理,對於增進兩岸青年大學生的友誼與互信,具有積極的正面效用。(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