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實習生閆碩 北京報道 近日,拜耳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並透露過去三個月,集團裁員1500人,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管理者。首席執行官Bill Anderson在當日的媒體電話會議上表示,扁平化等級制度和削減公司官僚主義,將是扭轉局面的關鍵。

此次裁員共花費拜耳2億歐元,但通過精簡公司結構,清除阻礙組織快速發展的職位,將有助於公司在2024年節約5億歐元的成本。從2026年起,這些措施將每年減少20億歐元的組織成本。

據瞭解,此番裁員計劃將持續到2025年,但拜耳並沒有提供裁員的具體數字。今年1月,拜耳推出了新的運營模式DSO(Dynamic Shared Ownership,動態的責任共擔),預計到2024年底,拜耳的每個部門都將在這種模式下開始工作。

其實今年以來,除拜耳外,多家跨國藥企也在裁員。據Fierce Biotech發佈的2024年生物製藥企業裁員情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4年共有77家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裁員,其中不乏諾華羅氏、輝瑞等大型跨國藥企。

另一方面,隨着專利懸崖的到來,各大企業也在精簡產品管線,挖掘新的增長點。拜耳也在不斷優化自身產品管線,在結構重組中逐漸理順製藥業務的發力賽道。聚焦心血管疾病、腫瘤、免疫疾病以及神經學和罕見病領域,拜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CIC灼識創始合夥人侯緒超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跨國藥企進行大規模裁員和精簡產品管線的主要原因包括對當前市場環境的一種反應,也有成本控制、戰略調整以及提升研發效率等不同因素的考慮。

也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期各大藥企裁員消息頻出,從側面說明了跨國藥企正在經歷新一輪轉型陣痛期,跨國藥企爲了應對更多挑戰,相應的業務調整也在變得越加頻繁,與此同時裁員也就成爲了常態。

取消多管理、協調層級

去年2月,拜耳宣佈前羅氏製藥CEO Anderson將成爲拜耳下一任CEO,同年4月,Anderson加入拜耳,並於6月正式擔任拜耳集團CEO。自上任以來,Anderson發起了一系列變革,試圖扭轉公司困境。

在去年的三季度電話會議上,Anderson表示,近500億歐元的收入,現金流幾乎爲零,股價走勢同樣不盡如人意,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他將其歸因於複雜的制度上,認爲約12層公司管理崗位,令任何創新都舉步維艱。

也因此,Anderson提出,到2024年底,拜耳將取消多個管理和協調層級,大約95%的決策將從管理者轉移到工作人員的手中。今年1月,拜耳正式推出新的運營模式DSO,旨在減少內部的等級制度,消除官僚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運營效率。

在Anderson看來,降低成本只是DSO模式的成果之一,最終,該模式將通過改善客戶關係和加速創新來推動業務增長,例如,加強處方藥事業部產品線。

今年3月,拜耳對製藥部門進行了重塑,領導人員從14人減少到8人。截至3月底,拜耳員工總數不足9.82萬人,同比下降3.5%。“我們的重點並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是不遺餘力地確保公司的每項工作都以使命爲導向。”Anders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採取了“現收現減”的方式,如果公司決定剝離或關閉任何大型業務,未來裁員的數量可能會不確定。

另一方面,在過去的5個月,拜耳面向客戶的自主團隊數量增加了十倍以上。製藥部門目前有180多個自主團隊,其中美國約有70個。“未來幾年,員工隊伍將由不斷發展的5000至6000個自主團隊組成,他們將在90天的時間裏共同完成自己選擇的項目,然後重新組合進行下一個項目。”Anderson說。

變革中的拜耳交出了第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受匯率變動影響,集團銷售額爲137.65億歐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3%,息稅前利潤增長4.0%,達到30.92億歐元,調整後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到44.12億歐元。得益於經營現金流的改善,自由現金流爲-26.2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6%。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拜耳公佈2023年財報時,Anderson提出了公司未來兩三年的戰略重點,即增長與創新、美國的訴訟問題、現金與去槓桿,以及全新的DSO運營模式。

不難發現,新模式已然成爲Anderson爲拜耳開出的“一劑良方”。實際上,過去大半年,Anderson走訪了拜耳在15個國家的團隊後發現,員工對新組織的反饋大多是積極的。他表示,人們會驚訝地發現,當他們與同事一起擁有決策和行動的權力時,他們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此外,自Anderson掌舵後,拜耳就曾傳出拆分的消息。對此,Anderson曾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應對挑戰,提高業績,創造戰略靈活性。在公司結構問題上,我們的答案是‘現在不行’,但這不應被誤解爲‘永遠不會’。”

優化管線背後的風險管控

面對專利懸崖,爲尋求新的市場增長點,優化產品管線也是跨國藥企的一項重要手段。侯緒超認爲,跨國藥企通過裁員和精簡產品管線等舉措,短期內可以作爲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手段。長期而言,藥企仍然是需要依靠創新藥物的研發和市場推廣來實現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

根據公開信息,Anderson擁有深厚的醫藥行業背景,他曾先後在渤健、基因泰克、羅氏製藥等多家制藥公司任核心職位,曾參與25種新藥的開發和上市,其中包括15種重磅暢銷藥物。因此,業內普遍認爲隨着新一任CEO的到來,拜耳將更注重製藥板塊的投入。

今年3月,拜耳在媒體日上介紹了2023年研發管線進展:提交了8個新藥臨牀試驗申請,並預計4個具有first-in-class潛力的藥物在2024年底前進入II期臨牀試驗階段。這些研發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腫瘤、免疫疾病以及神經學和罕見病領域。

在腫瘤領域,治療特定類型前列腺癌的新產品Nubeqa(達羅他胺)是處方藥業務未來增長的關鍵動力之一,其實一季度財報中製藥部門快速增長的原因,拜耳就將其歸於該產品和Kerendia(finerenone,非奈利酮)的顯著增長,後者用於治療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病。

具體來看,經匯率和產品組合調整後,製藥部門銷售額增長了3.9%。此外,抗凝血藥物Xarelto(利伐沙班)和眼科治療藥物Eylea(艾力雅®)仍是拜耳本季度最暢銷的產品。相比之下,製藥業務部門的不利因素包括因中國的招標採購導致的Adalat(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釋片)銷售額下降。

據Anderson介紹,第一季度,拜耳取得了關於更年期延緩藥物elinzanetant新的III期臨牀頂線結果。合作伙伴已於1月向歐盟EMA遞交了該藥的上市申請,美國FDA也爲相關申請設定了審批日期,即2024年11月29日,拜耳預計於明年推出該產品。此外,asundexian用於卒中二級預防的OCEANIC III期試驗進展迅速。

近年來,拜耳還通過一系列收購和投資,進一步拓展CGT(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數據顯示,過去5年,拜耳對CGT的投資額已超過50億美元。拜耳及其子公司BlueRock和AskBio正在推進臨牀前和臨牀階段產品組合,這些具有競爭力的CGT涵蓋神經肌肉、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和代謝、罕見病等多個領域。

“從市場整體上看,儘管一些CGT項目被砍,但這些賽道依然被跨國藥企重點關注。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政策調控的背景下,藥企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全球醫藥交易治療領域分佈情況方面,抗腫瘤藥物是最受關注的治療領域,抗感染、神經系統藥物、免疫系統藥物緊隨其後。”上述分析師強調,由於新藥的研發前期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以及長時間的臨牀試驗,醫藥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的週期較長,因此具有很高的風險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