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崇左5月19日電 題:廣西“甜蜜”鄉村引旅遊“搭子”進村“撒歡”

作者 楊陳 俞靖

日常忙碌的都市生活,正吸引中國民衆在節假日約上旅遊“搭子”進村“撒歡”,享受“歸園田居”般心靈的放鬆。位於廣西崇左市新和鎮的卜花村,則以“甜蜜”出圈,當地特色農宿節假日一房難求。

“卜花”在壯語中意爲“地廣而傍水,田肥苗正、花美人壯之福地”。卜花村依黑水河而建,是一個壯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達96%的民族特色村寨。當地不僅種植了1.5萬餘畝甘蔗,還擁有百年製糖史,堪稱甜蜜之村。

初夏時節,走進卜花村,平坦的村道被長勢正盛的甘蔗林包裹,青瓦白牆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遊客在此,可乘花船而行,或騎行於綠道,感受遠山如黛,近水潺潺;亦可參與戶外稻田研學,探祕壯族古法紅糖製作技藝,體驗水上漂流等互動項目;還可坐在鮮花燦爛的小院裏,靜享石板路、竹籬笆間透露出的鄉野韻味。

俯瞰卜花村風貌怡人。(崇左市江州區官方供圖)

卜花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子蓮介紹,村子從2019年開始發展鄉村旅遊,當地住宿分爲農宿和民宿兩種。其中,農宿是利用當地農戶閒置的民房改造,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由村委牽頭進行衛生監管、線上推廣、統一改造,農戶自行管理,讓遊客住農家屋,喫農家飯。

“我們的農宿小院都用壯語直譯命名,不僅可以讓農戶受益,還可以讓遊客以實惠的價格享受酒店的舒適感。”黃子蓮說。

與農宿的“土色土香”不同,卜花民宿則在保留風貌的同時增加了現代元素。村道旁一個印有“時光如輪、歲月回望”字樣的石板牆上,掛着一輛舊單車和幾張村子舊貌的老照片。在其對面的則是一間寫有“我在等風、也在等你”的法式餐廳,這裏也是卜花民宿的前臺。與之相鄰的民宿區用鄉村老屋的磚瓦砌成門牆,均是風格清新的獨棟小院,院中設置游泳池,住客可在房前躺椅上小憩。

圖爲孩童觀看古法紅糖製作技藝。(崇左市江州區官方供圖)

“我們當時專門聘請了浙江的團隊進行設計,開發的壯鄉民宿融入了鄉村環境,恬靜的住宿氛圍吸引不少廣東、北京等地遊客前來度假。”卜花民宿負責人謝輝彬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增設自助露營活動,豐富鄉村遊玩體驗。”

“這裏如世外桃源一樣”“環境優美,沒有高樓,感覺心都沉了下來,十分愜意”“房間可以看見遠山,晚上也很美”……打開卜花村農宿、民宿的網上評論區,大批來自香港、廣東、江蘇、上海的遊客表達了對村子的留戀之情。

各地的旅遊“搭子”進村“撒歡”,也讓本地農戶生活越發甜蜜。“我們喫上了旅遊飯,如今家門口工作十分方便,掙到錢又能照顧好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村民馬澤彪介紹,得益於家鄉旅遊業發展,曾在深圳務工的他2019年毅然返鄉創業,憑藉一手好廚藝,在卜花村開起了農家樂。給遊人燒製一桌好菜的他,收穫了壯漢一家親、四代同堂的幸福。

圖爲卜花村水上婚禮。(崇左市江州區官方供圖)

廣東客商黃小茵也在卜花村的甘蔗林裏找到了“甜蜜密碼”。“早年我們發現農戶們都會利用傳統古法工藝熬製紅糖,於是到卜花村辦廠打造‘古法紅糖’品牌產業鏈,研製多種口味的‘紅糖零食’銷售全國,帶動當地民衆就業。我們還在景區設置紅糖製作體驗區,供遊客研學,給他們作爲特色伴手禮。”

“未來我們計劃建設‘親子樂園’,增設水上樂園、垂釣等項目,打造以親子研學體驗爲主的‘週末親子游’品牌。爲遊客提供村裏遛娃,父母撒歡的遊玩樂趣。”黃子蓮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