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主板公司業績說明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業績說明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上市公司2023年業績企穩回升、2024年一季度持續轉好的信號明顯。

數據顯示,2023年,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45萬億元,實現淨利潤4.22萬億元。今年一季度,滬市主板公司繼續延續穩健的發展趨勢,合計實現營收11.91萬億元,淨利潤1.16萬億元,汽車、生物醫藥、機械設備、電子等先進製造領域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速普遍較高或者改善明顯。

另據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今年以來,已有140餘家滬市主板公司發佈約280條簽訂重要合同、項目中標相關公告。多家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紛紛表示,全年業績持續向好可期。

上市公司大單頻籤

今年以來,滬市公司在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持續發力。在今年簽訂大單的滬市主板公司中,建築裝飾、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環保等行業公司數量居前,分別爲33家、19家、14家、12家。

通威股份5月11日披露簽訂高純晶硅銷售合同的公告,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9家子公司簽署高純晶硅產品銷售合同,約定2024—2026年期間,隆基綠能合計採購不少於86.24萬噸高純晶硅產品。

如果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近一期公佈的國內N型料成交均價價格測算,通威股份此次合同預計總金額約爲391億元人民幣。目前,該公司N型產品月度產出佔比已超過90%。

中國西電今年以來兩次發佈中標公告,中標金額分別爲11.33億元和13.81億元。相關項目簽約後,其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湧現一批穿越週期的優質企業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報告期內,931家滬市主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82家公司同比增速超50%;903家歸母淨利潤正增長,347家同比增長率逾50%。

2024年,滬市主板一批具有穿越週期穩健經營能力的優質企業集中湧現,通過研發創新、降本增效等方式,實現一季度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

分行業來看,部分上游週期性行業業績出現改善,石油石化扭轉2023年下滑態勢,一季度同比增長8.46%;有色金屬一季度同比增長10.75%,較2023年增速3.84%邊際改善明顯。中游基礎化工降幅較2023年收窄26.32個百分點。

在出口帶動下,機械設備、電子等行業業績增速同比由負轉正,一季度同比分別增長9.01%、36.77%,其中工程機械、軌交設備、自動化設備等多個細分領域保持增長。汽車、家用電器增速加快,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4.90%、8.53%,增幅較2023年增加30個、1.21個百分點。在國產化進程持續推進、AI算力需求帶動下,半導體延續下半年以來好轉態勢,2024年一季度進一步回暖,淨利潤同比增長10.44%。

新上市公司穩步躍升

記者關注到,滬市主板優質新上市公司通過創新發展、穩步經營,正在逐步向頭部公司躍升。

以2024年度一季度數據看,近三年(2021年以來)新上市主板公司中營業收入在百億元以上的有9家,歸母淨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有8家,在滬市主板中佔比分別爲5.45%、6.84%。

今年一季度,龍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3.37億元,同比增長146.95%;淨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50.24%;扣非淨利潤0.85億元,同比增長13.96%。該公司是2024年新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智能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屬於智能產品ODM行業,爲全球頭部消費電子品牌商和領先科技企業提供專業的智能產品綜合服務。

中際聯合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37%;歸母淨利潤5838萬元,同比增長286%;扣非淨利潤5199萬元,同比增長350%。該公司2021年上市,產品已應用於16個行業,出口到65個國家和地區,在風力發電行業細分市場佔有率第一。

校對:冉燕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