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周口晚報

□記者 任富強 通訊員 周夢瑤

穿上制服,背起揹包,拿起矛盾糾紛化解本,來到蔣橋村,敲開一扇扇門,搭上一段段話,小潘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小潘,我這有個難事得麻煩你一下。”

“祝大爺,什麼麻煩不麻煩的,我就是給咱父老鄉親服務的,有什麼困難您只管說。”

潘紅偉是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公安分局許灣派出所的一名社區輔警,羣衆都熱情地稱呼他爲“小潘”。

前不久,小潘和往常一樣在許灣街道蔣橋村開展揹包入村走訪工作,在與羣衆嘮嗑時,祝大爺滿面愁容地向他道出了一件難事:“我家前面鄰居小祝,在他屋後垛了一堆柴火,把我家出門的路都給堵住了,我讓他把柴火搬走,可他不聽,小潘,你看這可怎麼辦啊?”

“祝大爺,您別急,我現在就去看看,如果確實堵住了您家的路,我立刻和祝大哥聯繫,儘快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祝大爺聽完這句話,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羣衆利益無小事。小潘想起開展揹包入村行動時,分局相關領導對他們說的話:“只有把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把羣衆反映的看似‘雞毛蒜皮’的事處理好,才能切切實實地把工作做到羣衆心裏。”

開始,祝大爺家前面鄰居祝大哥有排斥情緒,認爲自己的柴火不擋道。經過小潘多次走訪,祝大哥態度有所緩和。

“祝大哥,我知道您這些柴火確實沒地兒放,不過在這擋着路不是影響咱鄰里關係嗎?剛纔我來的時候看見咱家東頭有一片空地,這樣,咱們一起把這些柴火挪過去!”

祝大哥聽罷不好意思地說:“當時確實沒有找到放柴火的地方,我這就挪走!”說罷,小潘便和祝大哥一起搬起了柴火。

5月6日,小潘入村回訪的時候瞭解到,祝大爺和祝大哥“不打不相識”,現在已親如一家人!

在許灣街道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常常看到民輔警揹着揹包、拿着本子,和父老鄉親圍坐在一起嘮家常,宣傳安全知識,送服務,聽意見,真正做到了與羣衆打成一片。

“做基層工作,村民心中的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小潘把這句話寫在他工作日誌的扉頁上,也是自己開展揹包入村行動的初衷。

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公安分局“派出所主防”責任田劃分暨社區民輔警下沉社區揹包入村行動開展以來,廣大民輔警滿腔熱忱奔赴基層,撲下身子,向基層學習、向羣衆學習,在基層的廣闊天地幹事創業、建功立業,營造了活力迸發的公安工作新生態,全區民輔警與羣衆的感情越來越深厚,羣衆的急難愁盼事也在一次次走訪中得以解決。

“揹包雖小,功能強大。當一個個社區民輔警將法律宣傳、安全防範、送證上門、入戶走訪、信息採集、矛盾糾紛化解等警務工作‘裝’進揹包,走進田野鄉村,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事的同時,讓羣衆感受到了‘服務到家’的幸福與滿足,我幹工作也是越來越起勁!”小潘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洋溢着幸福和滿足!③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