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周口晚報

□劉猛

近期,多個地方的政務新媒體賬號陸續關停,既是爲了配合機構改革,也是爲了給基層減負,避免“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政務新媒體賬號是政府發佈權威信息、引導社會輿論、服務人民羣衆的官方平臺,在推動政務信息公開方面起到不小作用,成爲人們瞭解政府工作的一個窗口。但是,一些政務新媒體因人力和財力不足、服務意識淡薄、管理不規範、長期不更新,淪爲“殭屍號”,或是機械性複製粘貼相關信息,硬刷“存在感”。

“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確實令人苦不堪言,既損害政府形象,又加重基層負擔,關停一些可有可無的賬號勢在必行。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關於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提出,對於使用頻率低、實用性不強的政務應用程序,應及時關停註銷。

但需要明確的是,政務新媒體賬號不能一關了之。在公衆心中,政務新媒體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及時公佈政務信息、提供相關的服務性資源等,如果一關了之,羣衆的這些需求又如何得到滿足?

關停部分管理不善的政務新媒體賬號理所當然,去蕪存菁才能更好地服務羣衆。畢竟,政務新媒體賬號的設置在精不在多,必須從實際出發,對於功能相近、重複的政務應用程序,要進行整合遷移,防止同質化,提升政務新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服務力。②1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