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全力以赴战“三夏”

全市两万农机“龙口夺粮”

本报记者 陈 琼

“你的车辆检验完毕,在这儿签个字。这个是你的农机跨区作业证,出去作业当中,一定要注意安全。”5月18日一大早,唐河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来到唐河县康元农机合作社,把一份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发放到农机手手中。

今年全市种植小麦面积共1100万亩,生产形势良好,夏粮有望丰收,目前陆续开始成熟收获。连日来,为确保“三夏”安全生产,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动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打赢三夏机收会战。

两万台农机整装待发

据调查测算,全市麦收需要大型联合收割机2万台,本市可用1.3万台左右,还需要引进7000台。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早着手,带领农机合作社到陕西、湖北及省内驻马店、平顶山等地对接引进收割机械。目前已引进收割机4700台(其中履带式收割机200台),剩余部分近日全部到位,完全满足“三夏”生产需要。

跨区机收管理“网格化”

按照“就近签约、连片作业、梯次推进”原则,科学调度、压茬推进,确保成熟地块及时收割。全市安排设置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47个,由农业农村、农机、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值守,健全跨区机收“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收割机安全顺畅通行。全面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经纪人和农机合作社,开展“点对点”作业服务,对接机具到村、明确任务到人,引导收割机有序流动。同时,对外出务工户、老弱病残户提供机收帮扶,保证每个农户、每块麦田都有机械收割,实现颗粒归仓。

农机购置补贴2.9175亿元

建成南阳农机云平台,与“南阳农机”微信公众号和“农机帮”手机APP联动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调度。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为农机手提供道路指引、技术指导、信息查询等服务。今年及早下达农机购置补贴2.9175亿元,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围绕“三夏”农机需求,对履带式收割机、履带式拖拉机、粮食烘干机、农用水泵等“平急两用”应急救灾机具和高性能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打捆机、玉米精播机等农业机械重点补贴、优先补贴,为“三夏”生产提供装备支撑。

机收损失率在1%以内

与此同时,及时对接农机生产企业、销售网点和维修企业,指导农机经销商加强农机配件储备,督促农机维修网点严格落实“三包”服务,确保机具和零部件供应充足,维修服务便捷高效。与中石油南阳分公司和中石化南阳分公司做好对接协调,落实好农机用油优惠政策,每升油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优惠3%,确保作业油料供应充足。发放粮食机收减损宣传资料1万份,积极筹备河南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安排各县市区同步开展,确保全市小麦机收率在99%以上、机收损失率在1%以内。

63个应急作业服务队待命

全市印发“三夏”生产应急预案,完善应急调度、抗灾抢收工作机制。组织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培训,提升积水抢排、干旱抢浇、倒伏作物和过湿地块抢收、粮食烘干等应急作业能力。全市拥有履带式收获机1676台、粮食烘干机械612台套,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63个,成功建设省级农机区域服务中心5家、市级区域服务中心56家,集中签约授牌,压实应急作业责任。

与陕西省农机安全协会签订应急救援作业服务协议,确保一旦出现“烂场雨”等农业灾情,能够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外地抢收救灾机具来宛投入农业生产。加快推进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组织粮食经纪人培训,宣传普及调运粮食异地烘干举措,全方位提升粮食烘干作业能力。

累计培训农机手7875人

狠抓农机安全作业,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累计培训农机手7875人,检修机械19.54万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余台),确保农机规范安全操作。同时,联合收割机加挂秸秆粉碎还田装备,合理控制留茬高度,确保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捡拾打捆设备,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②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