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池日報

摸排求“細” 整頓務“實” 問效從“嚴”

巴馬念好“三字訣”助力後進村添“後勁”

巴馬訊 去年以來,巴馬瑤族自治縣着眼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後進村黨組織整頓作爲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內容,做到精準摸排、紮實整頓、從嚴問效,有力推動後進村黨組織整頓工作開展,讓“後進生”真正有提升、能翻身。

在精準摸排上求“細”。印發《關於做好第二批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鄉村和第六批星級村黨組織評定命名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自治縣鄉鎮領導班子和村(社區)“兩委”屆中分析的通知》,組建10個由縣領導擔任組長的專題調研組,全覆蓋走訪調研10個鄉鎮109個行政村(社區),訪談近1000名鄉村幹部,認真聽取基層幹部羣衆的意見,充分掌握各村(社區)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形成分析研判報告。同時,緊盯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17種情形,按照“應納盡納、應整盡整”的原則,按程序確定2023年度後進村黨組織4個。

在整頓措施上務“實”。制定《巴馬瑤族自治縣整頓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工作實施方案》,緊盯軟弱渙散(後進)的原因及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一村一方案”和“一問題一專案”原則,落實縣級領導聯村、鄉鎮主要領導包村,督促各村(社區)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加強後進村幹部的培訓和教育,通過組織參加市級提級培訓、專題培訓班、鄉村振興科技人才實踐基地培訓班等方式,全面提高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選派11名駐村工作隊員進駐後進村開展工作,積極發揮駐村幹部作用,督促各村推進支部規範化建設,積極回應羣衆訴求;推進機關部門與村級組織幫帶聯建,採取送項目、送資金、送指導等方式,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出力。發揮掛點領導、後盾單位作用,幫助後進村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路徑,落實產業發展、道路建設、畜禽養殖等一批幫扶項目。2023年,4個後進村的集體經濟總收入達46.93萬元,均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

在跟蹤問效上從“嚴”。明確聯繫縣領導的協調指導職責、後援單位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具體責任人”職責,將後進村黨組織整頓情況納入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覈和績效考覈重要內容。縣委組織部結合日常走訪調研和“兩隨機”檢查,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隨機調研等方式,加強對後進村黨建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跟進整頓成效,防止出現村黨組織“邊整邊癱、前整後癱、反彈回潮”問題。目前,2023年度4個後進村已全部完成整頓提升,村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黨組織服務黨員羣衆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羅盛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