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建立数字新经济、新能源、高精密制造等十大产业链招商组

黄岩:锻造“产业链”招商新优势

台传媒通讯员章鸣宇 台传媒记者黄 微

“大家速度加快点,新车间要在半个月之内出产品,急着赶订单。”这几天,在公元股份有限公司外贸生产基地里,一个崭新的智能化塑料管道生产车间即将投产,外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芦祥雨正和相关技术人员忙着搬运安装机械臂、注塑机等生产设备。

今年,公元股份外贸形势向好,1至4月,出口订单增长超30%,产能扩大迫在眉睫。按照企业原来的海外发展计划,这个新车间将建在阿联酋,但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企业决定将产能留在国内。“像机器人等设备的供应商就在家门口,我们一个电话,技术人员直接上门服务,投产时间缩短了半个月。”芦祥雨说。

提供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度

产能之所以回流,塑料管道的产业链配套和生产成本是核心考量因素,企业外贸经理黄欢有一笔明白账:“比如我们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在国外的话,企业支出成本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而在国内,不仅节省了支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还齐全,塑料管道的模具加工等环节,在黄岩周边5公里全都有。”

当前,黄岩区不单有完善的模具塑料供应链体系支撑企业扩大产能,区经科局、东城街道等相关部门还组成服务专班,积极帮助企业完成“零地技改”项目,将这个原来2000平方米的老旧厂房、边角地变成了4200平方米的标准化新厂房,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及时满足企业的外贸订单需求。

“我们成立服务专班,提供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采取一次审批、分期实施、分幢验收、整体发证的方式,大大加快了项目推进速度。”东城街道驻企联络员牟瑶芝说。

同时,该区还主动帮助企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配置产业资源,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高质高效、便利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目前,公元股份的外贸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达120亩,产能从2016年建成之初的2万多吨扩大到5万多吨,成为国内塑料管道行业规模最大的独立外贸产品制造基地之一。

引导企业往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今年,黄岩区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数字新经济、新能源、高精密制造等十大产业链招商组,吸引企业将优质的产能落户黄岩。

这几天,在浙东南智算中心,头部智慧停车企业智慧互通科技集团刚刚入驻,研发人员正在迭代升级车路协同管理平台,依托边缘计算等技术,他们在这里管理着北京、广州等全国50多个城市的250多万个停车位。

“通过智能管控平台,车辆时空数据、违法抓拍数据、车道流量数据、信号灯状态数据等多类数据一张网呈现,再通过多层次、多维度交叉分析大数据计算,实现交通最大程度高效运行。”智慧互通科技集团董事长秘书皇伟说。

2023年,黄岩区招引数字经济头部企业中科寒武纪,在黄岩建设算力中心,并以算力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以智算服务为基础的数字新经济产业链。目前,该区已招引了蘑菇车联、徙木科技等七家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涵盖专精特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等高质量项目,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这些企业选择黄岩,因为黄岩有本土的算力资源,寒武纪作为产业链的链主,又为黄岩带来了它的上下游企业,我区还有医药、模具等区域应用场景市场优势。”黄岩国投集团党委委员、黄岩永宁工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鑫说。

今年,黄岩区将确保十大产业链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和链主型企业落户台州,打造“千亿产业、百亿投资”的产业链目标,完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

“我区将招商引资和本地优质企业统筹结合,支持企业将在外的好项目和产能落户黄岩,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政策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引导企业往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蔡焘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