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治日報

用愛啓迪學生的心靈

——潞州區東街小學教師靳陽潛心教學育桃李

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彰顯人民教師本色。

本報記者 馬豔霞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一直謹記,並用行動把它詮釋成一個字“愛”,愛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孩子,愛自己所從事的教書育人的崗位。多年來,歲月帶走了他的青春,卻帶不走他對職業的深深眷戀,在教育這塊平凡的熱土上演繹着精彩的樂章。他就是潞州區東街小學英語教師靳陽。

銳意進取 潛心鑽研

2016年,靳陽帶着滿腔熱情踏上了三尺講臺,從此在心中立下了“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的誓言,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努力在教育這片沃土上實現着自己的人生價值。

爲不斷提高業務素養和教學水平,靳陽在工作中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認真撰寫心得體會。他認真研讀課標,聆聽專家解讀,深刻體會新課標蘊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把握先進教學方向。

“學然後之不足,教然後知困。”靳陽認爲,在信息時代,學生接觸的信息範圍廣、涉及領域多,英語教師如果視野不開闊、知識面窄、教學形式不新穎,就無法滿足學生需求。作爲英語教研組組長,靳陽組織教師開展“情境問題式學講課堂”示範課,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做到示範課先試先行,優化教學設計、改進學習方式、豐富教學評價,爲教師們作出了表率。

爲讓學生感受英語的“工具性”價值,更爲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他自學信息技術,藉助學校搭建的網絡平臺,利用在線教室直播互動系統,把外教“請進”課堂,讓外教和學生一起上英語課,通過這樣的“雙師課堂”,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靳老師常常會給我們安排一些趣味課堂,即使班上英語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英語興趣也有了很大提升,我們很幸運能遇見靳老師。”班裏的學生如是說。

引領示範 輻射帶動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羣人可以走得很遠。”在東街小學這個大家庭裏,靳陽始終堅信“無團隊,不個人”這句話。所以無論是學校的“週週大教研活動”,還是“沉浸式學講課堂教研活動”,他都倍加珍惜和同事們一起交流互動的機會,並且利用教研活動積極評課、主動試課、反覆磨課。

靳陽不僅是英語教研組組長,同時還擔任着綜合學科教研員。一直以來,他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勤奮上進的個人魅力,深受同事們喜愛。他曾先後獲得潞州區“英語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英語示範課一等獎”“優秀教師”和“長治市教學能手”等榮譽。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爲學校綜合學科教研員,靳陽把重心放在了打造一支團結高效的團隊,並注重在團隊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在完成本職教學工作之餘,他利用週末或寒暑假指導學科骨幹教師提升專業技能,爲各種比賽做準備。在他的帶領下,張麗紅、楊坤、王利娟3位教師在潞州區藝術教師技能大賽、中小學實驗教師說課比賽中,分別取得了優異成績。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爲學習和借鑑教育發達地區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和管理經驗。京長對口合作啓動以來,靳陽跟隨學校領導踏上了北京學習之旅。學習中,他和學校領導多次輾轉海淀、豐臺多地學校汲取新課改“真經”。學習結束回到學校後,靳陽立即組織東街小學片區全體英語教師參與教育部新課改中小學英語遠程研修項目專家組成員張劍教授的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隨後,又赴壺關固村小學、潞州區長鋼小學、王莊二小等學校送課下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起到了“一人學習、衆人收益、共同成長”的輻射作用。他說:“好的經驗就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只有這樣教育才能與時俱進。”

樂教愛生 甘於奉獻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他上進心強,不斷學習提升專業素養和自身修養。作爲學科教師,他用心用情,勤於鑽研,所教學科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們青年教師值得學習的榜樣。”靳陽的同事們評價道。

從教8年,靳陽的專業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嫺熟的運用與展示。多年如一日,他愛崗敬業、爲人師表,用心呵護着每一位學生,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肯定。班裏學生在學習上有不懂的地方,他利用課餘時間和週末爲學生錄製音頻、微課視頻答疑解惑;當發現有的學生不會背單詞時,他利用週末編制單詞拼讀規則,幫助學生運用自然拼讀的方法熟記單詞;有的學生沒有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時,他帶着他們一起製作道具,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基於東街小學“一校三址”的辦學實際,靳陽在完成自己常規教學任務之餘,每週還會抽出幾天時間去主校區、北校區和骨幹教師一起聽課,和年輕教師一起談心,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韓雨萌是一位年輕的免費師範生,工作中,靳陽發現她綜合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但在班級管理方面缺乏經驗,於是他就給韓雨萌支招,在他的幫助下,韓雨萌的課堂變得井然有序,上課時也更加自信了。

教無止境,追求卓越。多年來,靳陽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行爲上爲人師表、業務上精益求精、工作上求實創新,他說:“未來,我將不忘初心,認真履行一名優秀教師應盡的職責,爲我熱愛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