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本报讯 “高考化学情境试题起点高,落点低,但题目最终还是会回归课本,考生只需克服对陌生情境的恐惧感,做到应知应会即可。”距2024年高考已不足20天,冲刺阶段考生如何高效备考,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朱蕾表示,考生除了要理性回归课本、调整好心态,还应在考前养成注意细节、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记者 王小武

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朱蕾:

不怕难题丢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现阶段复习要回归课本、重做错题、重视实验、调整好心态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陌生感较高,但设问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大多源于课本核心和基础知识。

●不要刻意追求做新题、难题、偏题,现阶段要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

●化学考试中这些常见丢分点,考生要注意。

●考生要树立得分意识,确保会做的题都做对,把该拿的分都拿到。

【卷面分析】

试题年年有创新,难度适中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朱蕾表示,化学科目的考查方向明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到卷面上就是五个知识模块: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

朱蕾介绍,今年是我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五个年头,出题模式已基本固定,必考的五个知识模块权重基本均衡,每个模块所占分值约20分。

具体来看,高考化学试卷基本题型为单选题8道(16分),不定项选择题6道(24分),非选择题5道(60分)。

“海南是自主命题,充分考虑了本省考生总体学习水平,难度相对稳定、适中,难度系数在0.45左右,以中等题为主。”朱蕾说,从命题特点看,高考试题年年有创新,但起伏不大。个别设问的问题比较开放,允许合理性的多种答案,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和高考的选拔性。

【备考策略】

1

回归课本,注意这些栏目知识点

距离高考已不足20天,化学应该如何复习?在朱蕾看来,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陌生感较高,信息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但设问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大多源于课本核心和基础知识。因此,化学备考的第一要务就是回归课本,重新梳理2本必修教材、3本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知识要点。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每天看课本,特别是重温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化学性质、必做实验、基本理论中的重要规律。

“需要提醒的是,看教材时千万不要忽略任一栏目的知识点,比如‘科学社会技术’‘资料卡片’‘研究与实践’‘思考与讨论’等,这些栏目的知识点有一定概率会成为高考考点。”朱蕾说。

2

错题重做,每三天左右归纳总结

“回归教材并非单纯看书,还要通过错题重做,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回归教材查漏补缺。”朱蕾表示,考生应把本学期做错的试题(包括真题、模拟题)以及教材上的课后习题都重做一遍,认真分析错在哪里,边思考边动手将涉及的知识点记下来,每三天左右进行一次总结归纳,“化学要记的知识点太多,基础再好的学生也会有偶发性遗忘,只有通过不断重复和总结来加深记忆,保持题感。”

朱蕾提醒,现阶段不要刻意追求做新题、难题、偏题,而是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有些新题可能不适合本省命题实际,而且频刷新题、难题可能会造成考前的心理压力。”朱蕾建议,基础不好的考生要利用模拟考的机会学会科学分配时间,细化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要在某个问题上花费过多,既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也影响考试心态。

3

加强情境类试题训练,克服恐惧感

“考查关键能力,其实就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试题穿上陌生情境的‘外衣’。”朱蕾认为,考生有必要在高考前加强情境类试题的训练,克服对陌生情境的恐惧感。

如何做好情境类试题的解答?朱蕾表示,情境类试题无非是要求从题目中获取、识别、加工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点给出解决方案。从近几年的试题看,不少情境类试题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科技领域,比如碳中和、碳达峰等。“‘起点很高,落点很低’是情境类试题的最大特点,不论情境设置得再具有迷惑性,最终还是回归课本。”朱蕾说,考生只需克服对陌生情境的恐惧感,准确解锁信息并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解答即可。

4

重视实验理解原理,牢记器皿名称

实验是化学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重温哪些知识?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已经表明,真正做过实验的考生基本都能拿到实验分。”朱蕾表示,近年来化学越来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试题不仅要结果,更要理由、依据和目的,化学实验更是如此。

“考生必须熟知实验细节,还要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要学会从安全、科学、合理的角度去设计实验,熟悉实验的步骤、方法和原理。”朱蕾说,复习过程中,考生还应该注意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不要忽略实验所需的器皿名称的正确书写。

【考试技巧】

规范答题,考生需警惕这些失分点

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点都有哪些?考场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答题技巧需要掌握?对此,朱蕾给出3点建议:

一是答题要规范。“往年高考化学科目考试中,非智力因素失分的考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不按要求答题,或者说答题不规范。”朱蕾说,化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对考生的答题规范性要求较严,考生要在审题时圈画细节,特别要注意给定的已知信息和小括号内的文字,落笔作答前看清细节,按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经常有考生把化学名称写成化学符号,混淆化学概念,或者化学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结果都被判错扣分。”

二是慢读题、快答题。考试时,考生务必科学分配时间,不要急于答题,要多花点时间细心审题。“审题清楚后,答题思路就会明晰,作答过程也会很快。有的考生担心时间不够用,题目没看清就急于作答,这是本末倒置。”朱蕾说,考生要树立得分意识,确保会做的题都做对,把该拿的分都拿到,“不怕难题丢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三是树立自信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影响考场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考生务必树立自信心态,相信自己的判断,遇到新题、难题不要慌,该舍弃时要舍弃。

“历届化学考试中,考高分的都是执行力较强,能够与自己作斗争,克服各种小毛病的考生。”朱蕾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