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登福山 會名校

昨日逾5000人打卡東莞觀音山狀元文化節

巡遊互動,遊客反響熱烈。

學校展區,人頭湧湧。

孩子打卡主題景點。

“廣州日報小記者”在家長陪同下全程參與活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直建、謝英君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葛宇飛

昨日不少地方下起了雨,而東莞觀音山風輕雲垂,觀音山第三屆狀元文化節暨東莞名(民)校推介會揭幕。現場互動遊戲熱烈、國風表演精彩、名校諮詢火爆,吸引逾5000人蔘與活動。

實力名校現場接受諮詢

昨天上午,隨着開場舞《魚躍龍門》的精彩亮相,第三屆東莞觀音山狀元文化節暨東莞名(民)校推介會拉開序幕。東莞市海德雙語學校、東莞市禮仁外國語學校、東莞市光明小學、東莞市光明中學、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以及東莞市南博職業技術學校、東莞市中德技工學校7所學校參加了本次推介會。學校老師現場講解辦學特色、辦學成績和各學段招生政策並接受家長和學生的諮詢。

記者瞭解到,東莞市海德雙語學校以“一切爲了未來”爲辦學理念,堅持小班制教學、精細化管理,品質立校、特色興校,大力推進全人教育,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十字型”人才。至今年9月,學校學生將超過5200人,教師逾430人,教職工超過580人。

東莞市禮仁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多元發展,並以培養國際化時代精英爲己任的高端素質教育學校。學校自開辦以來,始終秉承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堅守全人教育、國際視野、民族靈魂、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實現學生素養、成績、能力三個維度的全面提升,從而促進其多元發展。

廣東光正教育集團旗下的東莞市光明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倡導“從小進步開始,向大目標走去”賞識理念,貫徹“天天有活動、週週有比賽”的德育模式,讓孩子們在多彩的活動中鍛造品質、健康成長;東莞市光明中學是直屬東莞市教育局管理的民辦類、全寄宿制的市一級學校。該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先後獲得“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常務理事學校”“中國德育科研先進學校”“東莞市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榮譽;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以優美的校園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規格的人才培養模式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以國家課程爲綱領,實現課堂師生高參與、高協同、高生成、高愉悅、高共鳴,讓學習在學生身上有效發生。

東莞市中德技工學校是深圳市新中德教育集團旗下一所集中職中技升學教育、技術技能培訓、技工學歷教育三位一體的全日制技工學校,目前有在校生2200餘人,開設有計算機、數控、汽修、電商、護理、幼師、會計、航空等11個專業。職教高考本科通過科過半,學校長期與珠三角優質企業合作,積極構建以“市場化爲導向、國際化爲標準”的育人環境。

東莞市南博職業技術學校由廣東南博教育集團創辦,是以廣東科技學院爲依託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也是廣東省重點中職學校。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爲以“雙證書”教育制度爲基礎,以“升學教育”和“實習就業”爲特色,以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爲目標的知名中職學校。

家長孩子登高訪校兩不誤

在觀音山感恩廣場的活動現場,巨型玫瑰花束、“鏡”上添花、品秀、百花榜等景點組成了“花式”主題,寓意是祝福孩子們考試順利,開啓“錦繡前程”。開幕式上還有古代“狀元登科”情景演出,身着紅袍、頭戴金花的青年騎馬而來,侍者拱衛,鑼鼓齊鳴,可謂春風得意。“狀元郎”在沿途爲孩子們贈送葵花,祝願廣大學子“一舉奪魁”。廣場上,上千名遊客、家長、學生登高許願、巡遊互動、遊園打卡,好不熱鬧。統計數據顯示,儘管受到天氣影響,但全天來到觀音山參加活動的遊客逾5000人。

昨天一大早,黃女士和朋友驅車從南城來到觀音山。她告訴記者,之前看新聞知道這個活動,就決定要來現場看一看。一方面帶孩子來登高賞景,另一方面也多瞭解幾所學校的情況。黃女士透露,她的孩子正在讀初三,還有十多天就要填報中考志願,現在還沒確定如何填報,剛好遇到這個機會,可以現場諮詢多所學校,希望能幫孩子選到合適的學校。

觀音山景區負責人表示,觀音山圍繞景區內的狀元文化,每年都會推出狀元文化節系列活動。“人生如途,不僅僅廣大學子需要考試,家長朋友們在家庭、在職場、在生活中也處處需要‘考試’,也希望大家在每一處人生的小考、中考、大考中都能夠一舉奪魁,魚躍龍門。”他希望廣大市民遊客在登觀音山的過程中都能夠放下生活、工作、學習上的壓力,暢遊觀音山的靈山秀水,尋找詩和遠方。

小記者積極“採訪”推介會

昨日,來自東莞、佛山、廣州等地數十名“廣州日報小記者”在家長陪同下全程參與活動,並根據“任務指南”完成了對推介會參展學校的“採訪”,領取了獎品,孩子們大呼“有趣”。

孫張豪小朋友從小生活在東莞,卻是第一次上觀音山,只因“爸爸工作很忙”,一旁的孫先生聞言哈哈大笑。父子倆此番結伴登山,小豪一路雀躍,在狀元廊、魁星閣、“見龍”、“金榜”等人氣景點打卡留念。他說,很喜歡觀音山的“文化氣息”,國風表演、狀元文化主題的景點讓自己印象深刻,他會把遊玩經歷好好寫進作文裏。

無獨有偶,來自道滘濟川中學的學生賴澤國也覺得山上“文化感十足”。讓賴澤國特別驚喜的是,舞臺上,“蘇東坡”朗誦了一首他耳熟能詳的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讓我覺得離課本中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狀態非常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戶外人文體驗。”

遊山賞景很開心,“採訪”更是重頭戲。本次小記者活動的挑戰任務是“採訪”參加推介會的學校,瞭解其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並寫成“報道”。現場,孩子們勇敢邁出了“與陌生人對話”的第一步。賴澤國小朋友學着以記者的口吻“採訪”了推介會上其中一所學校的招生情況,還認真記了筆記,他說自己鍛鍊了社交能力。李樂小朋友跟同伴互相打氣完成了“採訪”,李樂說自己是第一次參加小記者活動,在提問時感到非常緊張,還好與老師們聊開以後心情就放鬆了,人也變得更自信,“今天的收穫很大。”

在家長的協助下,孩子們都順利完成了“採訪任務”,領取了獎品——這是一份“金榜題名”禮盒,內有狀元主題的簽字筆、書籤和鑰匙扣,孩子們捧着禮物臉上樂開了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