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5 版)

程亞娟(左一)和丈夫鍾萬慧(左二)在後廚爲客人備餐。

程亞娟爲顧客端上熱氣騰騰的岐山臊子面。

最近,遼寧省瀋陽市的一家“愛心麪館”火遍全城。

這家位於瀋陽市魯迅公園勞務市場附近的小店面積不大,但門口的告示格外顯眼,上面寫着:“免費喫飯:如果你在瀋陽沒有收入,遇到困難,你可以來小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份‘單人套餐’,喫完直接走就行,不用客氣……”

經營這家麪館的就是51歲的程亞娟。她來自陝西省岐山縣農村。在當地,如果是趕上飯點兒,遇到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手藝人,村民會熱情地請他們進屋,喫完飯再走。“小時候,記得家裏僅有一碗飯,姥姥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讓給客人喫。”這些善舉在程亞娟心裏深深紮下了根。

22年前,程亞娟隨丈夫來到瀋陽開了這家麪館。這裏外來務工人員很多,會遇到各種各樣面臨困境甚至喫不上飯的人。這個羣體生活的不易和出門在外的無助,讓從農村走出來的程亞娟感同身受。據粗略統計,22年間,她的小店共爲人們提供了6000多碗免費的“愛心面”。

在程亞娟的愛心善舉感召下,很多顧客甚至從外地專程來到她的麪館喫麪,只爲結賬時多付上一些錢,支持她的善舉。程亞娟說:“他們把錢給我是出於一種信任,好事是大家一起做的,一定要記住這些好心人。”因此,客人捐贈的每一筆錢,她都如實地記錄在案,讓每一筆錢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不久前,程亞娟榮登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程亞娟說,幫助更多的人,用更好的食材,真心實意地對待每一位顧客,纔對得起這份榮譽。

嘗過奔波的苦,最懂打拼的難。三餐煙火裏,程亞娟的麪館成爲愛的驛站。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成爲傳遞溫暖的“愛心面”,從舌尖湧向心窩,溫暖了整個城市。程亞娟說:“我會像以前一樣,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我們這個城市因爲愛越來越美麗。”

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