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色香味美的河源客家簸箕菜

距离粤赣高速河源市区城北收费站出口约1公里处的源城黄子洞村金钩湾自然村,这里有一座290多年建筑历史、被弃置多年的客家土楼围龙屋。近年,围龙屋被当地村民活化利用后,成为当地远近有名的网红美食店。这家美食店有一道游客必点的创新网红菜——客家簸箕菜,广受食客的青睐与好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簸箕是农村常见的农具,如果将其创新用来盛装客家菜,那将是另有一番特色。”据河源市区土楼人家美食店店主曾立辉介绍,5年前他经营的饮食店一度生意平淡,险些关门歇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自己的老母亲在家里用竹制的簸箕分拣大豆和粮食时,突然来了灵感,尝试将日常使用的农具簸箕“搬”上餐桌,摇身一变成为盛装客家菜的餐具。

“没想到用簸箕盛装客家菜,一炮打红。”曾立辉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在经营饮食店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始将生蚝、龙虾、鲍鱼、白贝等海鲜与河虾、鲶鱼、河鲤等万绿湖河鲜以及土鸡等菜肴融合在一起,用荷叶在竹制的簸箕上铺底,清蒸各式菜肴。很快,簸箕菜成了每桌必点的特色主打菜品。曾立辉称,用荷叶铺垫客家菜,不仅可以吸收荤菜多余的油脂,而且菜中还带有淡淡的荷香味。食客觉得簸箕菜新奇好玩的同时,还能增进食欲。

上千美食短视频引客

“经营餐饮店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菜色,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尝鲜。”曾立辉称,为了更好地推介宣传河源的客家菜,他的美食店近年除了做好河鲜、海鲜融合的菜色外,还将河源传统的“老八盘”客家菜“搬”上了餐桌,让这道簸箕菜组合更加突出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曾立辉告诉记者,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为打造好河源客家菜的特色,他还利用各大网络平台,邀请直播团队将自己平时如何制作簸箕菜及有关河源客家菜的故事,拍成短视频并通过网络直播对外大力推介。截至目前,曾立辉在短短数年时间创作的美食短视频就已逾千条。全国各地的网友或消费者通过其网络直播慕名而来,美食店生意一度火爆,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客家土楼美食店几乎座无虚席,外地食客甚至需要提前预订席位才能吃上一桌客家簸箕菜。

“一盘簸箕菜,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食欲,而且为游客节省了等待上菜的时间。”曾立辉称,客家簸箕菜是将多种食材整合在一起,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口味,体现了当地客家的特色和文化。曾立辉告诉记者,河源客家簸箕菜可荤素结合,食客随来随点,菜肴品种从数道到十余道不等,丰俭由人。客人点好各式食材后,厨师便将配好的各式食材放在竹制簸箕内,用猛火清蒸15分钟左右即可上桌。如今,客家簸箕菜已成为河源市区土楼美食店主打的特色菜肴和外地游客必点的网红菜。

相关文章